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董峻)据农业部最新数据,1至11月我国海洋捕捞产量降幅较大,同比减少7.4%,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取得明显成效。
我国水产品产量由2012年的5907.68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6901.25万吨,增长16.82%,为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过大的捕捞强度也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永续利用造成不利影响。
今年1月,农业部对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进行调整,统一并延长了休渔时间。这项制度自1995年起开始实施,是我国养护海洋生物资源的一项重要制度。新的休渔制度规定,每年从5月1日起,我国北纬12度以北的海域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都要“船进港、人上岸”。
为进一步加大对捕捞强度的控制,我国调整完善了“十三五”海洋捕捞渔船“双控”制度,确定到2020年全国压减海洋捕捞机动渔船2万艘、功率150万千瓦,国内海洋捕捞总产量减少到1000万吨以内。据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日前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压减海洋渔船5000多艘、核减功率指标40多万千瓦。
在降低捕捞强度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建设海洋牧场,进行“耕海牧渔”。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2个、海洋牧场233个,覆盖海域面积超过850平方公里。海洋渔业大省山东坚持实施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藻场移植+智能网箱”为主的海洋牧场建设,海域生态系统得到修复,渔业资源增殖明显。
相关链接:
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让部分海鸟濒临灭绝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