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泉亭
指凿双泉 清浊同甘
海口市博物馆门前的九曲石桥下,美舍河流水潺潺。西侧桥畔河墙上的两个管口,清流飞溅河面。管内侧是绿树掩映的睡莲池,池旁是五公祠东边景区的琼园,园内门边一角,便是“海南第一泉”浮粟泉。日夜不息奔涌的泉水,从地下沟渠到莲池,再融入紧邻的美舍河,流入大海。
泉眼深在何处,无人掘地探寻。但此泉何人发现,所有的史料典籍都将它和苏轼的名字拴在一起,而且同一园地的东坡“指凿双泉”,传为千古佳话。
宋绍圣四年(1097年),朝廷以苏轼在惠州写诗讥讽朝政为名,再次加重迫害,将其贬至边远的昌化军(儋州)安置。苏轼于4月19日携幼子苏过离开惠州,至6月11日与胞弟苏辙在徐闻分手,从递角场登舟渡海到达海南岛,由古澄迈八景之一的通潮驿上岸。也有说法是从今日的海安至海口上岸。
苏轼贬琼,挂有“琼州别驾”(在州的助理官员,时为九品)虚衔。他上岸后,得到地方人士接待。有史料说其在府城居10多天,民间也有说是暂住20多天和“小住月余”。
苏轼借寓在城东的金粟庵(今五公祠景区内)。《琼山县文物志》记载:南宋时,世人曾在苏轼寓居的客房题名“东坡读书处”,元代在此开设“东坡书院”,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副使戴熺将书院改建成苏公祠,以后多次重修,现为清代建筑格式。也有书籍称,东坡北归第二年(1101年)仙逝于江苏常州时,琼州士人闻讯,即在双泉旁他读书的地方建起“东坡书院”,院中立其石像以为纪念,也称“东坡祠”。
现在,人们走过美舍河上的九曲桥穿过一门三洞的思贤牌坊,就见苏公祠门楼。穿过门楼见到堂前高悬的金字扁额“苏公祠”后,往西入一院门,方可见到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所建的“海南第一楼”五公祠。从其他入口进入五公祠景区,也都需要路过苏公祠堂前才能拜见到“海南第一楼”里的五公。
而更喜欢东坡的人,会在参观苏公祠堂内金柱上所挂“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联、拜会堂台上所祀苏轼及其子苏过、学生姜唐佐的牌位后,往东进入右侧1915年观察史朱为潮所建的琼园,踱留在园内最为吸引人的浮粟泉处,看那粉墙所嵌乾隆五十八年六月重修石碑所刻“浮粟泉”三个大字,1997年再修浮粟泉碑记,以及两碑之间泉水注满了的大小相连三口方井,感慨当年苏轼的为民情怀。
当时离城最近处三里的南渡江叫黎母水,穿城而过流经附近的一段美舍河叫河口河,周围居民多数饮用作为护城河的河口河水,不卫生。而一向关心民众疾苦的苏轼,发现投宿地“众泉觱发”,清澈甘甜却无人汲用,经过勘测他认为“依地开凿,当得双泉”,遂指穴并发动居民掘井,得甘泉两眼。
三年后的元符三年(1100年)6月17日,苏轼遇赦北归重过“双泉”,题写的一首诗《泂酌亭并叙》中记录在此凿井之事,以及民众前来打井水景象“汲者常满”。 这两泉相离咫尺,一清一浊,色异而味甘。浊者叫洗心泉,清者为浮粟泉(也叫金粟井),因水面常浮粟米状小泡,而取“视浮生其若寄,渺太仑于一粟”之意。
有史学家研究认为,海南最早的凿井技术起于何时,未见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一代文宗”苏轼“指凿双泉”时教导当地百姓掘井之法,也极有可能。《民国琼山县志》舆地志中还载:宋苏轼所凿两泉,“父老传言一泉在坡翁时有双龙白如玉,常出现。又一泉金粟常浮,与《格古要论》游龙浮粟之说相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