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个桥墩,见证了日军侵琼的罪行
居民为引水把它挖出挪50米
保亭加茂最后一处日军侵琼遗迹“搬家”
一台挖掘机将桥墩一一铲起。
“毁灭一个遗迹,就少了一个历史见证。”从事“慰安妇”调查20余年的志愿者陈厚志忧心地表示,他希望政府部门能够亡羊补牢,对这一日军侵琼物证开展抢救性保护。
记者李梦瑶 图片由陈厚志提供
日军强征村民修路架桥
每当回忆起那年春天,90岁的黄开汉老人耳边依旧回荡着隆隆的炮弹声和飞机的轰鸣声。1940年春天的一个凌晨,驻三亚日军派多架飞机对保亭境内进行轮番轰炸、扫射,次年侵占了加茂镇并在加茂河畔建立起据点。“为了尽早开通藤桥通向县城的桥梁和公路,日军在附近十多个村庄挨家挨户征集民工修路架桥,就连刚刚断奶的小孩子也不放过。”加茂镇什杏村村民黄开汉回忆,1942年,年仅15岁的他被抓去,负责在加茂河河床上修建桥梁。
每天天刚亮,黄开汉和村民们就得准时来到河边干活,没有休息时间。“日军要我们挨个沉下水捞泥沙,如果一次捞不够两竹筐的话,就要被抓去罚做‘四脚牛’。”黄开汉用手比划着告诉记者,所谓“四脚牛”就是让人学着动物的样子,四肢着地,地上则有一把带刺刀的长枪正对着人的肚子,只要手一没劲儿,尖刀就会刺穿肚子。
由于活多人少,每个村每轮又必须派出5名劳工,这让许多稚嫩孩童不得不代替生病或年迈的父母应征劳工。可小孩子干不动活怎么办?“日军会故意用捕鱼的导电棒来电击这些孩子,看着他们疼得在地上直打滚时,还大声嘲笑……”年迈的黄开汉老人对许多事情的记忆都模糊了,可对于“坏到极点”的日军面孔,如今却依旧记忆犹新。
“坏到极点”的日军,当然不会放过那些被抓的妇女。“他们从劳工中挑中长得好看的年轻姑娘,直接拉到桥墩边进行强暴,之后被强暴的姑娘还得继续干活。”陈厚志告诉记者,为了防止劳工们逃跑,日军在河道下游拉起一道电网,已故的“慰安妇”受害者陈金玉阿婆当年被日军强暴后,趁傍晚天黑时从水底游泳逃回了家,第二天便被日军抓了回来,遭到更为残酷的“惩罚”。
陪同海南“慰安妇”受害者奔走多年的陈厚志坦言,在修建加茂桥的这一年时间里,根本无法得知到底有多少老幼妇孺受到了日军的迫害与虐待。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历史的亲历者相继离世。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