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双创”提升市民游客“获得感”
凡人善举汇聚城市精气神
夜幕降临,三月三广场歌舞如潮。
“城者,以承民也。”事实上,在这场力度空前、投入巨大的全民大行动中,居住在这座城市的市民、到访这座城市的游人们收获的并非是两块牌子,而是随之而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从反对迟疑到主动参与“双创” 让市民生活更幸福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道霞光,一盏盏街灯与霓虹灯在琼中县城的夜空渐次亮起。从三月三广场沿着海榆中线一路向南,29岁的琼中市民王青习惯每天踏着平坦开阔的彩砖人行道一路飞奔。“自从琼中完成立面改造后,整个县城的夜景实在是太美了。”作为一名夜跑爱好者,王青以往几乎都是在三月三广场上转圈,可如今他却总忍不住趁着晚上跑步时多看两眼沿途的璀璨夜景。
途经祥云宾馆时,王青会看见黎苗图腾跃然墙上,也会偶遇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涂鸦——这里曾是琼中率先完成街景外立面改造的地方,在此之前改造工程几乎寸步难行。“施工队要拆掉我搭在屋顶的雨棚,我可不同意!而且店门口搭了脚手架,多影响做生意啊!”在琼中汽车站附近经营一家饭店的莫先生坦言,2014年刚接到立面改造的通知后,他和周边邻里几乎个个都反对。可自从参观了改造后焕然一新的祥云宾馆外立面后,他竟有些坐不住了,甚至希望让自己的铺面“插队”早些改造。
从反对、迟疑到放下成见,当旅游化改造让市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空间焕然一新时,也正扎扎实实地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前些年去市场买趟菜,保证你白鞋子进去黑鞋子出来。”在营根集贸市场附近居住了30多年的杨先胜忍不住抱怨,除了污水横流、马路摆摊等顽疾,附近堆成山的垃圾更是让他常年不敢开窗。随着琼中连续两年投入5000多万元的创卫经费对老旧城区、小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各个角落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以往“藏污纳垢”背街小巷如今正变得越来越清爽。
街景外立面改造、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整治……一桩桩得民心、顺民意的工作铺展开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心。“现在不仅去市场买菜不用踮脚走,过马路时不用担心有电动车横冲直撞,就连去外面吃饭都对餐馆的卫生放心了不少。”杨先胜笑言,如今当他每天主动拿起扫帚积极参与到“双创”中时,也正重新找到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琼中“双创”成果丰硕。
文明琼中如“家”一般温情 游客体验越来越舒心
时隔三年,当来自海口的游客瞿珊再次踏进琼中县城时,不禁惊叹于眼前的变化:“如今的琼中太美了!”让她惊叹的,不仅是黎苗风情浓郁的临街外立面、干净整洁的环境面貌,更是渗透到这座城市各个角落的文明素养。近日中午,瞿珊走到琼中工业品市场门口的一处斑马线旁时,过往的司机主动放慢了车速,还有司机干脆停下车从车窗探出头微笑示意她先过,这样的“礼遇”让她内心触动不已,“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却让我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情。”
当文明琼中让游客有了“家”一般的温情,随之而来的还有越来越舒适的旅游体验。“想不到这里除了能吃农家乐,还有民宿、露营地和茶吧,村里Wi-Fi的信号也不错。”不久前,来自河南的游客王君洁在朋友的介绍下自驾来到什寒村,村里极具风情而又不失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让她颇感意外。
近年来,琼中全面推进“奔格内”琼中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和升级,通过完善“奔格内”导视标识系统、步道、露营地、船型帐篷屋、民俗、乡村巴士等乡村旅游六大核心工程建设,并不断完善住宿、道路、停车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批省内外自驾游客和背包客享受奔格内乡村的独特魅力。2017年1至9月,琼中共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10万人次,过夜人数47.91万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收入43154万元,同比增长11%。
值得一提的是,旅途中最让王君洁感到“惊艳”的一个细节,却是村里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一座旅游厕所。“在景区上厕所,最担心的就是脏乱差,可这里的厕所却完全没有‘厕所味’。”一座小小的厕所,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事实上,不少地方旅游发展迅猛,偏偏“管不好一个厕所”,可往往被忽视的这一狭小空间,反映的恰恰是最能体现个体尊严的大文明。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如今琼中沿着标准化的方向大力解决旅游厕所配套不完善的问题,让文明旅游成为琼中“奔格内”乡村旅游中的“最美风景”。
志愿者队伍日益庞大 凡人善举铸就城市气质
“师傅您逆行了,这样过马路既影响交通秩序又有安全隐患。”近日上午,在琼中县城营红路的十字路口,琼中志愿者薛恒山将一名逆行的摩托车车主拦下,经过一番耐心的劝导与纠正,这名自知理亏的车主赶紧停车掉了个头。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经济实力、城市建设等数字指标,更在于其市民内心温暖乐于奉献的文明指数。自“双创”启动以来,人们发现在琼中的街头巷尾,一群群“蓝马甲”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在繁忙的交通路口,总会听到一句“您好,请不要闯红灯”;在街心公园的志愿服务站,会看到志愿者理发师给街坊邻里免费理发;在周末的敬老院,一群群志愿者们紧紧地攥着孤寡老人们的手……他们走进街道、社区、背街小巷中,将文明具化成点滴细节,温暖着城市的各个角落。
69岁的蔡仙松是琼中乐善义工社的一名志愿者,两年来参加过百余次志愿活动。“几乎每个周末都是和孤寡老人、失依孤儿一起过的。”蔡仙松坦言,虽然已年近古稀,可她仍希望能为这座城市添一份温暖。退休工人刘玉霞自从挂上了“双创监督员”的袖章,无论是烈日还是雨天,她都会准时出现在县城的各条街巷,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劝导,“现在很多商家都会主动清扫自家店铺门口,根本不需要我们去督促啦!”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气质,而城市的气质正是由生活在这里每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汇聚而成。不仅仅是日益庞大的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多的市民也正当起身边好人。退休护士刘爱兰将智力障碍的侄儿抚养成特奥冠军,18岁高三男孩罗营希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患有老年痴呆且瘫痪在床的父亲,朱敏等六人冒险将落入急流山洪中的母子俩合力救起……当一幕幕凡人善举汇集成束,小城琼中由此变得熠熠生辉。
(李梦瑶/文 琼中宣传部/图)
相关链接:
琼中获评“2017年度中国全面小康扶贫十佳县市”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