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草海黑颈鹤栖息地。 贺俊怡 摄
站在一片建筑废墟上,40岁的戴永亮神情专注地看着脚下的土地,那是祖祖辈辈曾生活过的地方,但为了给候鸟一个干净家园,戴永亮与其他居住在贵州省威宁县草海生态敏感区的人一样,搬离了自己的家园。
“以后这里将全部种满树,成为县城和草海湿地的生态屏障区。”戴永亮说,虽然自己成了“失地”农民,但搬出来不仅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还能留住在草海湿地越冬的候鸟,很值得。
草海黑颈鹤。 贺俊怡 摄
据史料记载,草海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与滇池、青海湖并称中国著名三大高原湖泊,属于中国Ⅰ级重要湿地,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等200多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
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围湖造田”和70年代初的“人为放干”,草海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4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缩小至5平方公里,草海湿地面临着从地球上“消失”的威胁。
此外,因草海湿地紧邻威宁县城,几万人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湿地,清澈干净的湖水变得污浊不堪,杂草丛生,造成大批候鸟迁徙离开。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简称“草管委”)规划建设科副科长祖启朝说,濒临消失的草海对生态环境、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恶性效应,使得治理与保护迫在眉睫。
2013年,九三学社组织众多专家对草海进行调研并向国务院呈报建议报告后,草海的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11月《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规划涉及8个方面43个项目,总投资107.9亿元。
按照“治水、治山、治环境”的思路,首要任务是截污治污。在威宁县富民社区污水处理站,记者看到通过管网收集的污水经过格栅除污机后,进入地下的沉沙调节池,而后进入3个椭圆形的每个日处理500吨污水设备内。
“经过处理的污水达到设计标准后进入人工湿地,经人工湿地进一步降解后排入草海,作为草海补充水源。”祖启朝说,像这样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已有19个建成投运,加上1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生活污水14000余吨。
草海生态敏感区的房屋被陆续拆除。 周燕玲 摄
除了治污,还对近6万亩农田实施了退耕还湿。记者看到,“让”出来的成片耕地已成为广阔的湿地,成群的候鸟在里面觅食嬉戏,有的啄食水生植物的根部,有的扎个猛子叼起一条小鱼,悠闲自在。
“还拆除草海生态敏感区房屋3500余户,并将陆续拆除3000余户。”在草管委项目管理处副处长夏朝文看来,光是“地退水进”还不够,“人退鸟进”才能给鸟一个干净且安全的家园。
从地进水退、人进鸟退,到地退水进、人退鸟进,经过近2年的刮“骨”疗伤,草海逐渐恢复往昔的“容颜”。
在草海湿地,记者看到曾经的农田已长满候鸟喜食植物,清澈的湖水漫过植被根部,成千上万只候鸟在草丛中觅食、栖息;草海周边曾经荒凉的坡面,7万余株乔灌木绿树成荫。
夏朝文告诉记者,通过治理,草海入湖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上游重度污染区黑臭现象已消除,水环境恶化态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也从原来的14.68%提高到29.13%,可绿化区绿化率达65%。
“在草海越冬的鸟类已达10万余只,其中黑颈鹤数量也达到了历史同期新高。”草管委监测科科长李杰说。(完)
相关链接:
贵州草海迎十万余只候鸟越冬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