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一年一度的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如约而至,70余场文艺活动在这座标志性建筑的各个空间集中上演。这一天,国家大剧院迎来了建院十周年纪念。
十年来,这座北京的新地标建筑中上演了8700余场高雅艺术演出,售票930余万张,举办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和演出10000余场,吸引观众近1900万人次。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以及名家大师接踵而至,先后有800多家中外艺术院团登上大剧院的舞台。不仅频频邀请名团名角,自诞生以来,国家大剧院便开始在这里孕育自己的原创艺术作品。十年来,国家大剧院从无到有,将中国经典舞台艺术推向了新的维度,不断孕育着中国最前沿的艺术思维和艺术理念。
原创歌剧唱响世界舞台
国家大剧院自开幕运营以来,始终坚持高品位、高水准的高雅艺术追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精神食粮,创造和书写了辉煌的历史。从首部自制歌剧《图兰朵》开始,短短十年间,国家大剧院已推出76部中外题材自制剧目,其中,25部中国原创作品全部演出场次达1254场之多。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歌剧《方志敏》《长征》《金沙江畔》“红军三部曲”,更是“一票难求”。这样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让“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招牌为越来越多的中外同行瞩目,在世界舞台绽放异彩的同时,也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建院之初,大剧院在艺术生产创作方面并没有拿来即用的教科书,大剧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遍邀世界一流的导演、舞美、灯光、服装等主创人员参与其中,与国际著名剧院合作,实施“引进来—联合制作—独立制作”的“三步走”策略,迅速提升了制作水平。
十年来,国家大剧院与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帕尔玛皇家歌剧院、马林斯基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等多家世界级艺术机构已联合制作完成多部歌剧剧目,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赞誉。谈到联合制作,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部长韦兰芬告诉记者:“大剧院的联合制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前后,对歌剧制作的流程还在不断学习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大约是2013年之后,大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合作制作《叶甫根尼·奥涅金》、与英国皇家歌剧院和旧金山歌剧院合作制作的《安德烈·谢尼埃》,逐步走向此后以我方为主的对外输出。”
在联合制作过程中,对于国内演员的培养,国家大剧院也一直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国家大剧院的歌剧演出中,除了外邀国外演员,每次必备一组中国演员,这是我们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责任。我们制作的歌剧如果没有中国演员参演,就等于巨大的资源浪费,中国青年歌剧演员也会失去历练与学习的机会。”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表示。不仅在国内舞台上培养中国青年歌剧演员,国家大剧院也将他们送上了世界舞台,让他们在备受瞩目的平台上,演绎生动的中国故事。
2012年,京剧《赤壁》在欧洲三国掀起中国“京剧热”。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迎来来自中国的原创舞剧《马可·波罗》。也是这一年,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全程录制中国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的意大利巡演,这是其第一次录制中国歌剧作品,这对意大利的国外歌剧作品来说,是史无前例的最高礼遇。
世界著名歌唱家多明戈对国家大剧院艺术创作之高产感慨不已:“这在世界其他地方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是一些历史悠久的百年剧院,如今每年也只能创作出三四部新剧。”
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十年来,国家大剧院不忘初心,坚持艺术反哺大众。早在建院之初,大剧院就提出了“滴灌工程”的理念,“要一棵苗一棵苗地滴灌、一个人一个人地培养”。这些年,大剧院每年拿出几千万元投入到艺术普及推广之中,不仅打造出诸如“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等一系列有创意、有水准、有影响的艺术普及活动品牌,而且通过推出“歌剧兴趣培养学校”“国家大剧院音乐附小”“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等,不断提升青少年的艺术素养,构建了一条贯穿小学、中学、大学的青少年艺术普及全链条。
国家大剧院在建院之初就有明确的功能定位,陈平表示,“国家大剧院不是剧场,而是集演出经营、剧目制作、艺术普及教育、艺术交流和创意产品开发于一身的多元化、多功能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把观众请进来,艺术规格必须高,但价位不能高。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展览,只要购买一张参观票,就能在剧院享受一整天的艺术充电。此外,十年来大剧院商业演出平均票价不升反降,十年平均票价300元,而每年的平均票价从2008年的375元降至2017年的261元。周末音乐会和艺术普及讲座的票价为40元,其中会员购买周末音乐会只需10元,还可以免费参加讲座。“1000元的票价卖出400张和400元的票价卖出1000张,票房收入是一样的,但上座率是有区别的,接受艺术熏陶的观众人数是不一样的。对大剧院而言,我们选择后者。”陈平曾算过这样一笔账。
在国家大剧院这些“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有心人发现,在国外聆听古典音乐、观看歌剧的80%至90%都是白发人,而在这里,观众大部分是黑发人。德国巴登-巴登节日剧院院长安德列亚斯·墨里士·泽卜浩斯在大剧院观看歌剧时感慨地说:“我发现来这里的观众普遍非常年轻,这是一件好事,拥有这样的观众的确值得中国国家大剧院骄傲,这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共举办公益性演出5600余场,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活动5000余场,举办艺术展览340余场,平均每年有180余万人走进大剧院接受艺术普及教育、感受艺术熏陶。与此同时,大剧院紧紧把握时代脉搏,通过设立古典音乐频道、拍摄歌剧电影、举办“国际歌剧电影展”等活动,创新艺术普及形式,扩展艺术普及群体,将高雅艺术送入寻常百姓家,让高雅艺术流淌在城市的血脉里,让人民群众拥有满满的获得感,由此实现了艺术创作与演出市场的良性循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开幕起,大剧院就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承“为谁制作,给谁看”的创作理念,抓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方向,不偏不离。在创作题材上,大剧院一手抓中国原创,一手抓世界经典,不断推出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这些年来,大剧院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文化需求心心相印,密集推出了近50部自制剧目。“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原创中国作品备受瞩目、广受好评。
从“轻生死、重然诺”的《赵氏孤儿》,到歌颂奉献的《山村女教师》;从浓缩百年沧桑、展现北京人精神底蕴的《王府井》,到饱含人性大爱的《运河谣》;从展现人性尊严的《日出》,到弘扬民族团结的《冰山上的来客》……大剧院不断探索题材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元化,用中国本土作品展示民族风采、传唱时代精神、抒发大爱情怀,让传统文化和民族经典在当代重新焕发生机。
2015年,在方志敏英勇就义8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策划推出原创歌剧《方志敏》,用革命浪漫主义展现英雄爱国主义情怀。2016年,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国家大剧院历时4年精心打磨的中国原创史诗歌剧《长征》两度热演,每轮演出门票都提前10天告罄,上座率高达100%。201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国家大剧院推出红色经典民族歌剧《金沙江畔》,讴歌“军民鱼水情”。和《长征》一样,该剧演出票在首演日之前均已售罄。著名作家莫言感慨:“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让我们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能把一部革命励志的主旋律作品写得这么丰满、情感这么饱满,不容易。”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红军三部曲”的一票难求,不仅体现了观众对极具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优秀文艺作品的需要,也彰显出国家大剧院铸就文艺高峰的勇气和决心。
自2007年12月22日开幕至今,国家大剧院已进入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国家大剧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植根人民、面向人民、服务人民”,打造大众心目中的艺术殿堂。
十年间,人们印象中长安街边那座外形独特的水中圆顶建筑,已在不知不觉中化作了一个充满生气的高雅艺术象征。
相关链接:
海南艺术院校与文艺院团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