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昌俊
近日,一个名为“分贝筹”的爱心活动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活动页面宣传“一元助TA改变命运”,用户输入自己的生日,可寻找和自己生日相同的贫困学生,为其捐赠一元钱。然而不少网友贴出的照片显示,同一个受助的贫困学生,却在不同的生日界面中出现,而且名字也不同。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对此,“分贝筹”发布通报回应称,活动在测试阶段被工作人员发到朋友圈后传播开来,出现了信息错误和界面不稳定的情况,就此向公众道歉。目前已紧急协调优化界面,避免系统再次出错。
以“同一天生日”的概念在捐助者与被捐助者之间构建一种情感关联,这样的点子和思路,就公益慈善的模式创新而言,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然而,无论是同一个贫困学生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生日和名字,还是有贫困学生的出生日期为2009年2月29日,如此种种都表明,该模式创新的背后,缺乏应有的慈善操作专业性支撑。
“分贝筹”回应称,之所以出现“同一个孩子不同生日”及“2009年2月29日生日”这样的低级错误,是因为原计划12月25日在网上推广这个活动,但工作人员为了测试效果便转发到了朋友圈,“小范围的举动,没想到在12月22日晚上迅速发酵”。就算这是不小心导致的“误操作”,也不足以获得同情。
一方面,拿不真实信息来测试,那么测试的目的是什么?又能测试出什么?另一方面,漏洞百出的测试版本被公开发到朋友圈,并最终还收获了44万元的善款,这是否说明相关操作缺乏应有的谨慎和规范管理?而且,对于“误操作”的纠偏,相关部门是否太“后知后觉”?由此人们很难不怀疑涉事机构的网络慈善能力和资质。
网络时代,公益慈善的理念和形式创新确实越来越重要,同时网络也为公益慈善的创新提供了巨大便利。但慈善和公益终究是一项高度专业的事务,并非任何个人和机构随便想出一个“点子”就能进行的。需知,任何一种创新方式,都不能牺牲公益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不能无视机构或个人对该创新模式的驾驭和操作能力。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某个具体公益项目的成功,也将对整个社会的公益热情和生态带来伤害。
近年来,类似的朋友圈慈善公益活动时有出现,代表了一种公益捐助的形式创新。它们大多都表现出了打动人心的慈善创意,但是感动和创意,不能代表公益慈善本身的专业性,更不能代替监督。
纵观这些创意公益慈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便是,某家公司往朋友圈抛出一个活动,然后在社交平台靠网友的转发与“跟风”响应,迅速“积沙成塔”。这中传播方式的本身并没有问题,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操作,要么活动会出现像这次这样的低级错误,要么公益捐助透明度不够,极易出现反转。种种问题表明,创意公益慈善的“失范”风险,不能忽视。
公益慈善需要创新,但无论何种创新都应靠专业操作来实现。如果创新背离了慈善公益的专业要求,任何公益模式都值得警惕。这类现象的屡屡发生,也为朋友圈时代的慈善监管提出了几个新问题——如何避免纠偏滞后现象?公益慈善创新的必要门槛和边界在哪?
另外,就这起个案而言,此次活动已经收到44万元捐款,那么,既然是测试阶段,这笔捐助是否有效?后续善款的发放又如何确保得到足够监督?(朱昌俊)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