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将文化因子注入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
以传统文化 涵育文明乡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12月23日上午,海口市永兴镇冯塘村准时响起了琅琅的诵读声。
无论寒暑,村里的孩子从不在周六赖床,他们知道“杜奶奶”一定会来,要提前到国学堂门口等候,搀着她迈过高高的门槛。
他们口中的“杜奶奶”是75岁的四川退休教师杜贵芳。这两年来,几乎每个周六,她都要清早从海口市区出发,花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辗转两趟公交车来给孩子们上国学课。
“这辈子我什么都没干,就干教育。”杜贵芳说,她刚来的时候,这里只有十几张破木椅子。后来,镇政府出资将古石屋修缮成了古色古香的国学堂,琼台师范学院师生又为其捐赠了30套中式课桌椅,“孩子们还领到了定制的汉服,在这种气氛下学习,那劲头别提多足了!”
最令她高兴的是,未来她或许将不再“孤军奋战”。两周前,一位姓孟的老先生联系上她,带着文房四宝来给孩子们上了第一节书法课。记者采访时,恰逢一个旅行团到冯塘绿园游览,几位游客也兴致勃勃地坐在孩子们中间提笔写了几行字。海口市民单石娥说:“没想到冯塘村不仅风景如画,还有这样浓郁的国学氛围,我们来得太值了!”
冯塘村只是海口市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阵地的一个缩影。海口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将厚培文明乡风与文明生态村的创建融为一体,把乡贤文化、国学文化、海南八音文化等融入到文明生态村建设中,营造了浓浓的乡愁文化氛围。
近年来,海口市共建乡贤馆3个、村史馆2个,镇文化站22个、宣传文化室410个、爱心书屋218个、篮(排)球场677个、文化休闲点536处。
此外,近年来,海口市不仅注重通过“农民点单、政府买单”模式,广泛开展“送琼剧下乡”“送春联下乡”“晒亮家风家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还积极组织乡村广场舞汇演、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
海口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村民生活、提高了村民素养,更为海口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以及大坡镇、新坡镇斌腾村、永兴镇美孝村、永兴镇冯塘村等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打下了坚实基础。
村民们也在配合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里的点滴变化:打牌赌博、酗酒闹事的现象明显减少,大家操办“公期”和红白喜事时,也不兴搞封建迷信、铺张浪费了。
记者离开冯塘村时,孩子们正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杜贵芳则在孩子们中间巡走察看:“写字要横平竖直。字歪了,就没有骨气了,做人也一样……”
相关链接:
再次耍赖不还钱 海口一“老赖”被司法拘留15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