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舍河流域宝刹众多,它们经历了千百年岁月沧桑之后大多衰败,有的被夷为平地空留遗址,或残留几块断碑,或留一古泉古树,当然也有片甲不留到只能靠历史记载去大致猜测其方位……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海口:天宁寺——千年辉煌后的寂寥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8-01-04 09:39

  原标题:天宁寺—— 千年辉煌后的寂寥

  普庵铜像的介绍说明。普庵铜像曾为天宁寺的重要文物。

  古代美舍河流域宝刹众多,它们经历了千百年岁月沧桑之后大多衰败,有的被夷为平地空留遗址,或残留几块断碑,或留一古泉古树,当然也有片甲不留到只能靠历史记载去大致猜测其方位……

  众多古刹中较为有名的是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宋朝,其旧址在红城湖路靠近五公祠的地方。如今,曾经的天宁寺已不复存,当人们的脚步徜徉在这片曾被历史上众多文人雅士赋诗抒怀的地方时,不免诸多感叹,留下空守千年辉煌之后的寂寥。

  往日的天宁寺早已逝去辉煌,现存的小庙仍旧承载着老一辈人的念想。

  海南第一禅林和全岛最大佛教中心

  天宁寺建于宋初的宋太祖赵匡胤统治时期,起初名为天南寺,元代更名为天宁寺,起先规模不大,从明初开始,屡屡扩建。洪武三十年,指挥桑昭捐建二殿并僧房三间。官吏士人,常来常往;普通民众,日日敬香;法事活动,如律如仪。

  宋太祖并崖州于琼州,改振州为崖州,合称“琼崖”;到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琼山县治和府治先后迁至府城,使府城成为全岛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中心。位于府城的天宁寺,此时便成为海南第一禅林和全岛最大的佛教中心,从此香火旺盛,香客信徒满门。

  现今的天宁寺外墙上的画。

  据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元朝统一中国后,至治元年(1321),时为亲王的图帖睦尔因宫廷内争,被皇帝放逐琼州,潜邸就在琼州城城南(今府城)。由此成为众多渴望北还的历代罪臣贬官中独一无二的皇亲贵胄。

  文宗被流放海南岛时不足20岁,求偶心仪女子青梅不得,心情黯淡,便到定安游玩。到南雷峒时住在峒主王官家,王官礼遇周到,还为之出三百金以聘青梅,使他终于遂了心愿。后来他常到天宁寺参拜,对该寺和海南的诸多人和物都怀有深厚情感。后来图帖睦尔继承了皇位,成为历史上唯一到过海南的皇帝。

  元天历二年(1329),刚刚登基不久的元文宗图帖睦尔为感琼州岛民的值遇之情,便下诏拨款修葺天宁寺,并下旨将一度被改为天南寺的天宁寺恢复原名。除了修葺天宁寺之外,又修建了一座“普明禅寺”,以谢“上天垂佑”。

  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开国皇帝朱元璋命令归拼神宇,琼州府设官专管其事,僧纲司按规定标准拆除了海府地区的无名寺庙,将其材料扩建天宁寺。扩建后的天宁寺有了更大的发展,拥有宏伟的大雄宝殿等殿宇及东西两边禅房、六祖讲坛等近百个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十分壮观。

  洪武三十年(1397),海南卫指挥桑昭捐资,在大雄宝殿前建二殿,使三殿对门,更显得庄严肃穆。其殿匾斋额一切题名均出自琼山县学教谕、着名学者、被誉为“海南圣人”的赵谦所题。当时琼州府官员迎诏以及官师学礼等重大庆典都在天宁寺进行。由此可见,自洪武年始,天宁寺即已成为官府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和官员教育培训机构。

  至明永乐(1403)年间,知府王修在山门上题“海南第一禅林”横额。引得天下名流高僧纷纷慕名南游,无不留宿天宁寺,使天宁寺名扬四海。

  明洪武元年(1425),琼北大地震,天宁寺损失严重。震中重建,从官府到民间,均表现出高昂的热情。此后屡毁屡建,梵呗不绝。

  明正统八年(1443),知府程莹辟地扩建天宁寺。不仅重建大雄宝殿,还增建了观音阁。开光后的天宁寺,殿阁宏伟,法藏、斋堂、僧舍皆有,成为海南殿宇最为宽阔、经书最齐全、住寺僧人最多的寺院。

  五公祠里的李纲雕像威严正气。

  文人雅士造访天宁寺赋诗抒怀

  贬相李纲是海口“五公祠”祭祀的五公之一,南宋建炎二年,因极力主张抵抗金兵入侵,当朝宰相李纲被昏庸的皇帝宋高宗赵构一贬再贬,最后贬配荒芜贫瘠的琼州万安军(今海南万宁)。

  建炎三年,来到海口的李纲首先造访的就是名贯全琼的名刹天宁寺。当时的天宁寺宏伟肃穆且有绿草繁花相衬,一派祥和景象。琼人和寺院的住持早闻李纲乃抗金宰相,对其接待百般殷勤。在寺院的后花园,李纲对一簇洁白飘香的菩提花很感兴趣。谒寺赏花之余,李纲有感而发,挥毫以《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为题而作诗三首。

  李纲的这几首诗虽然成为琼州文史之至宝并刻板悬挂于寺中的菩提阁上,供世人临摹传咏,然而也正是这几首诗,给后人留下几个待解之谜。首先是诗中提到的“阇提花”到底是什么花,史家们各说不一,在正式出版的各种史书中,有“阇提花”为寺庙中的花或寺前花台之花、寺庙僧侣种的花、佛名(阇提是佛名)之花和金钱花等四种解释。至于《正念幽人尚素冠》中的幽人是何方人氏、是男是女,与李纲在天宁寺相遇并成为知己的隐士是否为同一人,在史家们中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李纲并不为贬琼而心灰意冷,相反因琼民的热情而准备长居此岛。没想到时局骤变,居琼才三日,就有朝廷急报谓其已被赦免。感慨之余,他当即又赋诗一首,吟曰“病废不堪当世用,感恩唯有涕滂沱”。

  另外,400多年前的某个夏日,明代海南名士王弘诲曾与友人游览天宁寺及附近古迹,写下一首七律诗《游天宁寺登怀坡堂诸古迹》:“古寺楼台几废兴,入门双树叩山僧。空斋载酒随缘到,飞阁观潮问路登。心叩如来传法密,迹寻坡老旧游曾。风流河朔怜同调,清话能消过雨蒸。”从诗中可以看出,天宁寺从宋代至明代,已是几经兴废。

  此外,诗人王国栋的一首《游天宁寺》:“第一古禅林,先来听呗音。梵钟霜夜吼,铜鼓劫尘侵。幢影垂径石,佛身余铸金”。记者猜想,王国栋夜游天宁寺时,从他所写的诗句来看,他的内心一定是晴朗透彻的,听天宁寺的梵音,观看天宁寺的佛像,参透佛理,洗涤心灵。

  放置普庵铜像的五公祠里的佛祖庙。

  原址旁建起的小庙守护千年辉煌

  从民国六年(1917)2月12日公布的“广东省琼山县古物调查表”中,虽说全岛有147处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天宁寺还保存有众多的宝物,其中价值连城的文物有碑碣类的明正统八年立石的重建天宁寺碑;金石类的有明成化十三年所铸的放置于大雄宝殿内的天宁寺铜鼓;雕刻类的有宋代所雕的天宁寺佛像和铜像等等。特别是一尊高达八尺多、庄严敦厚、置立于西边旁殿的铜佛,因佛像的腰间带皆由宋时铜钱连络而成,是可见证宋代铸像之法的国宝。

  然而,日本侵略军占琼期间,抢夺天宁寺为战地医院,法事活动骤然停止。日军还大肆掳掠寺内文物。海口市文物局局长王大新说,到底有多少珍贵文物被劫运到日本,尚无资料档案可查。

  “天宁寺的普庵铜像曾被日军劫运至广州,准备运到日本。因日本战败投降,才又回到了海南,存放在五公祠内。2000年被盗后于2004年重新塑造了一尊几乎一模一样的铜像。”五公祠管理处主任郑云玲介绍,普庵(1115至1169),俗姓余,名印肃,宋代江西宜春人。相传6岁梦僧指点,稍大果能悟道,为临济宗第十二世,牧庵忠禅师之法嗣者。尝宏化于南泉山,一时道场之盛,甲于天下。后人住慈化寺。宋乾道五年入寂,世寿55岁。普庵体貌魁奇,造像与其年龄、体形特征一致,禅林中每于佛像后设奉其像。

  记者来到五公祠佛祖庙,只见庙前干净整洁,建筑庄严肃穆。一走进庙里,右侧犹似一张大卷轴,上面印有“金刚经”全文,左侧则是宽大的万佛像,栩栩如生。正襟危坐在正中间的,正是普庵铜像,雕刻技艺娴熟,铜像慈眉善目,香火鼎盛,前来跪拜的市民游客不绝。此情此景,犹如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热闹。

  王大新说,文革时期,在“破四旧”的逆流之中,与全国一样,远在海之南的天宁寺同样没有逃脱这场中国文化遗产空前浩劫的厄运,而且被“破”得十分彻底——几乎所有文物荡然无存。

  “曾经的天宁寺宏伟肃穆且有绿草繁花相衬,一派祥和景象,而今的天宁寺却面目全非了”。细雨绵绵,街上的行人步履匆匆。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寻找,天宁寺其故址在今府城镇建国路北侧的琼山人民医院后面,临街是红城湖路。海口市博物馆馆长羊文灿告诉记者,如今的天宁寺是大寺完全被拆后,附近群众捐款在原址旁边建起的一个小庙,庙里除了捐建芳名碑和几个后来仿造的小佛像,几乎别无它物。虽是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平房,但却在坚守千年前的辉煌。

  记者数次来到天宁寺,发现庙门时常被锁,但打扫得非常干净。居住在周边的市民陈阿婆说,除了特大节日或有人要求前来祭拜外,其他时间很少打开庙门,但管理者每天都会清扫,保持干净。

  市民林先生也表示,现在的天宁寺里,主要就是一个佛龛,有个垫子可以跪下拜拜,车水马龙的街上有这样一个寺,也算是风景了。然而,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路过,看到的就是一把锁以及铁栅门内龛台上随微风轻晃的香火与烛烟。

  千年时光弹指一挥间,美舍河流域旁的天宁寺曾经恢弘大气,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前来瞻仰赋诗,然而,经过时间的冲刷和历史变革,天宁寺早已变了模样,世人感叹万事多变的同时,天宁寺就像一位时光老者,不惧过往,不畏将来,静静地留在原地,空守千年辉煌之后的寂寥……

  记者手记

  怀着念想去看天宁寺

  小雨淅淅沥沥,怀着一睹天宁古寺容颜的心情,一路直奔目的地。没有太多的失望和失落,近年来书中所记载的天宁寺,也用了“消失了大半个世纪的天宁寺”来形容这座在千年前曾经辉煌并轰动一时的寺庙。

  看这眼前难以用“宏伟”来形容的小庙,脑海里顿然想起“明万历四十六年,琼州知府唐可封在正殿后面建成藏龙亭,又以‘万寿’命名,不久倒塌;康熙十八年,总兵佟国卿、副使范养民曾重修天宁寺。乾隆十年,琼山县知县杨宗秉捐修葺后殿,重建大殿、金刚殿,重塑金像,但没过多久,因为风雨而倒塌;乾隆三十八年,总兵李耀先倡议重建天宁寺,吏民积极捐款响应,除了恢复原有建筑、重塑佛像以外,还划拨‘田三十六丁’供养寺庙。此后,天宁寺再未倒塌。到20世纪初,天宁寺占地300多亩,殿阁巍峨,法轮常转,虽不能与鼎盛时期相媲美,但其香火旺盛程度,在海南,仍无其他寺院能比得上。”

  然而,时光荏苒。历经千年沧桑的天宁寺已不复存,但在原址上建起的庙宇,即使没了从前的辉煌,却仍旧是老一辈人心中的念想,也是当代人缅怀过去的凭证。

  潺潺美舍河水悠悠流,悠悠天宁寺风萧萧过。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

  咏阇提花三首

  □ 李纲

  深院无人帘幕垂,

  玉英翠羽灿芳枝。

  世间颜色难相似,

  淡月初残未坠时。

  冰玉风姿照座骞,

  炎方相遇且相宽。

  纻衣缟带平生志,

  正念幽人尚素冠。

  阻涉鲸波寇盗森,

  中原回首涕沾襟。

  清愁万斛无消处,

  赖有幽花慰客心。

 

 

相关链接:

“文明”与“旅游”同行 每个人都是海口最美的风景
到海南来,遇见最美风景
睡莲凌寒开 海口风景暖
海口“点亮”夜空 亮化工程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相关链接:
海口“点亮”夜空 亮化工程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睡莲凌寒开 海口风景暖
“文明”与“旅游”同行 每个人都是海口最美的风景
到海南来,遇见最美风景
[来源:海口网] [作者:吴雨倩] [编辑:陈家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