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讨论,在教学云平台设置的“在线讨论”栏目中,学生根据老师发布的话题进行“空中互动”;课堂讨论,则是一场唇枪舌剑似的现场较量,考察学生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一些东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莞工”)的学生感叹:“原来思政课还可以这样上。”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莞工打造新型学习社区 建云平台推动自主学习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8-01-09 15:06

  莞工打造新型学习社区

  上了思政课的同学,根据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典型战例、起义、重要事件等场景,做出复原模型。

  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徐伟 摄

  线上讨论,在教学云平台设置的“在线讨论”栏目中,学生根据老师发布的话题进行“空中互动”;课堂讨论,则是一场唇枪舌剑似的现场较量,考察学生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一些东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莞工”)的学生感叹:“原来思政课还可以这样上。”

  最近,一场由学生自行组织和执行的思政课课改现场会在莞工举行。在活动现场的滚动留言板上,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面对一群从小受网络环境熏陶的学生,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东莞理工学院探索多元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打造“看得见的思政理论课”,营造一个互相借鉴、你追我赶的新型学习社区,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抬头率、出勤率和参与率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南方日报记者 王慧

  建云平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有教育专家指出,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事关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必须把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莞工的思想政治课程从2015年9月就开始探索,“当时探索的是‘1+1+1’的学习模式,即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小组研讨和团队专题讲座的方式。”莞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银锋说,“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痛点,就是由学生主导的自主学习难以落实到位。”

  文华在线创始人兼CEO金善国说,现在学习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需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在这过程中非常强调老师与老师、学生与老师之间协同共创学习方式。

  莞工副教授谢敏,是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是该校思政课改的牵头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我承担着2016级4个专业、11个行政班级的授课任务,合计418人。学生之间在专业背景、学科基础、性格特点、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着差距,学习的需求也不同。”她说,“经过思考,我决定借助云平台开展全新的教学尝试,抛弃传统教学中提供一致教学指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求个性化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能力。”

  于是,在学期初,谢敏就借助教学云平台的课程管理功能,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课程PPT资料、习题库、拓展资源整理好,通通上传,形成了一门体系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课程,以此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

  在云平台建设过程中,谢敏是体验者也是设计者,她不断尝试将技术手段与课程结合创新,根据教学中的需要来指导技术人员书写软件,真正贴切学生真实学习情境和体验。

  一个个性化、高效率的新型混合式思政教学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个平台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快进、深入学习,增加学习拓展资料,慢一点的学生可以暂停、复习,咀嚼知识内容,各取所需,互不影响。

  新型教学平台实现“痕迹管理”

  在这个“看得见的思政课”上,实现了教学进度、教学成绩、信息传递、课堂出勤、延伸阅读、提交作业、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有线索可以追溯。“每一名学生访问在线课程,都会在平台上留下‘痕迹’,我可以随时查看他们的学习进度。系统自动统计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和学习情况数据,成为我教学和备课的有效依据。每一次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建立在每个班级不同的数据基础上。”谢敏说。

  一方面依据互联网大数据,系统即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另一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规范课堂出勤,让学生“不知不觉”爱上思政课,放弃逃课。

  在系统界面上,学生的出勤记录一目了然,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会形成分数排名。“学生都是非常聪明的,通过数据对比,大家一看就知道谁在用功,谁在偷懒。然后慢慢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形成一个你追我赶、互相借鉴的良好学习氛围。”谢敏说。

  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考核侧重点不同,以此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云平台可针对不同班级个性化设置课程考核策略的特点,实现了差异化考核的可能性。比如,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谢敏发现,音乐、舞蹈和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性格外向,口头表达能力强,但普遍不喜欢阅读。针对他们的特点,她将课程考核重点放在内容资料的学习与知识巩固练习上,力求帮助他们打牢理论基础,养成踏实的学习态度。而软件工程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思维相对缜密,思考也有一定深度,她将他们的考核重点放在基于大量延伸阅读的课堂讨论上,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考公开表达,潜移默化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流畅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教学云平台,实时了解、掌握自己的学习和得分情况,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非被动的接受者。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此举深受学生的欢迎,收效甚好。

  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莞工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唐元松说,改革后的思政课程实现了三个结合,即线上和线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

  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上,唐元松说,思政老师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要能够吃透教材、理清理论,同时还能够落地执行到课堂,用技术形式和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除了利用网络平台的交互性,谢敏和她的团队在教学上也会尝试新型方式。她会在学期内向学生抛出两套学习计划,包括课程模块、学习方法和讲授内容三大部分,让学生自主选择。有的学生会选择群体学习方法,以课堂讨论、专题讨论、网络讨论、网上延伸阅读和论文为主;有的学生会选择项目制的学习方法,通过一个项目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个项目包括实操性建模和理论性调研。

  记者在课改现场会看到,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展示自己团队合作项目,通过各种材料,手工还原一个个历史场景,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井冈山会师等。

  “理工科学生本身动手能力就强,通过实际动手建模,会促使我们去翻阅和收集大量史料,然后通过团队协作,真正将思想政治的书面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莞工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2017级新生杨浩然说。

  莞工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2017级的陈思远说,以前的思维就是非黑即白,后来融入了网上讨论平台,网上资源非常丰富。同时,老师还会开辟课堂讨论,就专题进行讲课。“能够锻炼我们辩证的思维能力,塑造我们成为有人文情怀的工程师。”

  近期,莞工学生自发进行一场问卷调查,对468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91.03%的学生表示喜欢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谢敏创新性的思政课,有93.56%的学生表示喜欢。

  按照谢敏的设想,接下来她还打算与团队一起搭建“无处不在的思政课”,网上图书馆对学生永远开放,网上课程对毕业生不会关闭。“之前有很多学生向我反映,毕业了就登录不了课程,感到有点失落。这也提醒我,思政课是一门受益终身的课程,也希望我们的网上学习社区能够让他们受用终身。”谢敏说。

  目前文华在线与东莞理工学院在共建一个数字课程中心,该中心也是教育部产教融合立项项目。“我们希望将思想政治课变成中国新时代的通识课程,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涵盖线上线下,覆盖学校教、学、管、考、评、研六大核心教学环节,让学生终身受益,这种探索在理工科学院大有可为。”金善国说。

 

相关链接:

校园惊现“侠客岛” 点燃华师附中学子自主学习热情
走进特色校:“拼桌儿”上课让学生自主学习
海南侨中教学改革 授之以“渔”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关链接:
校园惊现“侠客岛” 点燃华师附中学子自主学习热情
海南侨中教学改革 授之以“渔”让学生自主学习
走进特色校:“拼桌儿”上课让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左盛丹] [编辑:陈晓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