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央湿地植被茂密。 记者 石中华 摄
记者手记
记者与美舍河的不解之缘
从去年2月份起,记者有幸参与了美舍河综合治理一期和二期的新闻报道。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美舍河是在高铁段种植生态水草,工人们在为美舍河河底构建完整生态链而努力;还记得去年3月份的凤翔段尘土飞扬,挖土机作业声不绝于耳,整个工地没有一处树荫,大家在烈日下挥汗如雨;还记得4月份的长堤路新绿植错落有致,崭新容颜惹人爱;还记得5月份的海口连续大暴雨,美舍河示范段却轻松应战,交出了满意答卷;还记得6月底,长堤路至东风桥段开工,美舍河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海口水体治理又向前迈出一大步;还记得7月份的凤翔湿地公园逐渐成为赏景游玩的好去处,市民游客赞不绝口,观本地果树,放飞风筝,在绿油油的大叶油草上翻滚,公园成了孩子们新“乡愁”集结地;还记得8月份的梯田湿地植物长得繁茂葱绿,鲜花开了谢谢了开,梯田成了朋友圈中的新“网红”;还记得9月份的美舍河二期工程白龙南至和邦桥段增添了多处无障碍通道、修建多处市民活动场所,“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理念无处不在体现;还记得10月份中秋夜,或近或远的市民携带着家人朋友来到凤翔湿地公园,支起帐篷,铺上野餐垫,摆上月饼饮料,家长里短,赏月赏景,期盼更美好的生活……
也曾看到90后的项目经理在工地上坚守一年半,昔日的小鲜肉烤成“黑人”;陪同市政工人带着防毒面具、氧气瓶从几米深的地下排水管道里摸排,120米的距离摸排工作要花近半小时;“走累了就站站,站累了就走走”“一天淋3场雨”“一个月瘦10斤”……在采访过程中,这些治水人日常的工作场景和平凡朴实的话语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记者。
今天,大家看到美舍河“水清岸绿白鹭飞”的美好景色,是成千上万诚诚恳恳、辛勤付出、默默无闻的治水干部和一线工人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的信心浇筑出来的。记者亲身经历了从能闻到明显水臭味到基本无臭味,从“黑水”到清水,从市民最初的不理解到大家点赞的过程。在这个历程中,记者也同样深刻体会到了美舍河治理的艰辛和海口市委市政府治水的决心。
相关链接:
海南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引热议 凝聚各方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