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轮叶黑澡繁殖迅速,长成了一片片“水下森林”,使河水恢复自净与修复能力。 特约记者 黄一笑 摄
治水“让自然做功”
实现人水城和谐共处
“让自然做功”理念在美舍河随处可见。美舍河在生态修复治理中,河道挡墙后退,拓展了亲水空间,增强了河域整个弹性。1月10日下午,记者在美舍河沿岸看到,水域植被恢复,两岸的硬质护坡已被破除,整个河岸后移,腾出的空间上新修建了亲水栈道,种上了红树,河流水体重现自然风采。据专家介绍,整个美舍河河道两侧拓宽了10米到20米,对原有的河道面增加了一个很大的行洪断面。经测算,仅凤翔公园到上游的沙坡水库这一段河道,进行滞蓄于洪的空间将近50万立方米。因此,凤翔段对于美舍河下游段,特别是主城区段的行洪排涝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蓄滞雨洪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生态治水理念。同时,在凤翔段构建的浅滩和人工树岛等弹性空间,大大增加了美舍河的排涝和行洪。在2017年的几次大暴雨中,美舍河都经受住了考验,向市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美舍河湿地公园凤翔段采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方法,利用大面积的绿地空间构建“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体系,构建起一个软质的、生态的修复空间。利用公园地形形成了一些下凹式的绿地空间,设置了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等绿地空间,把汇集过来的雨水在公园里进行滞蓄和净化,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美舍河化身水安全的河,在于海口科学合理的治水方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治水专家王晨表示,通过退堤还河、退塘还湿,将硬质的河床护岸改造成符合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的岛屿、滩涂、湿地等弹性空间,改变以往的单一工程思维为因地制宜的生态手法,让自然做功,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人、水、城的和谐共处。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