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一场大地震,陆陷成海,东寨港由此而来。此后,红树逐渐分布海岸浅滩成林。1986年,东寨港红树林成为中国第一个红树林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百看不厌的海口东寨港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8-01-17 08:57

  原标题:晴空一鹤排云上 数树深红出浅黄

  ——百看不厌东寨港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塘湿地公园水牛与小鸟和平共处。 记者石中华 摄

  近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湿地资源不仅得到保护,面积也逐渐扩大,东寨港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正在呈现。

 

 环境优美的东寨港红树林塔市保护站。记者石中华 摄

  保卫“海上森林”有法可依

  东寨港是一个伸进陆地很深的港湾,湾内到处都是红树林,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所以在这里建立起红树林保护区。保护区内的红树林是我国最大的成片海涂森林,也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滩涂上特有的植物群落。该区1980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纳入国际重要湿地。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群落,大部分树种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通称为红树林,是能生长于海水上的绿色植物。与其它地方红树林不同的是,东寨港涨潮时分,茂密的红树林会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此外,这里还是“鸟类天堂”和“天然养殖场”。

  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19科36种,占全国的97%;鸟类212种,软体动物115种,鱼类160种,虾蟹等甲壳类动物70多种,是物种的基因和资源的宝库,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保育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红树林还具有许多独特的生态功能,如防浪护堤,有着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净化环境,包括大气净化功能、水体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等,被誉为“绿色氧吧”。

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觅食的黑翅长脚鹬。记者石中华 摄

  曾经由于保护意识不强,一度对红树林造成了破坏,附近的养猪场养鸭场严重污染水质,红树林大量死亡。2014年海口对红树林进行保护,实施退塘还林工程。2014年3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并正式颁布《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率先在全国以法律形式保护红树林生态湿地。该《决定》扩大了保护和控制的范围,由原来的5万多亩增至12万多亩。并明确规定,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内禁止开垦和围垦。

  毁林占地、非法猎捕、违法开发建设等对红树林的破坏极为严重,2016年海口启动了保护区边界围网建设工作,切断了外界对保护区资源的干扰与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不定时、不定点地巡查守护,及时发现制止破坏保护区资源行为;对鸟类、昆虫、河流水质、土壤、红树林生态因子等实施动态监测;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开展专项行动,对破坏保护区资源的乱捕滥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针对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的内河流、养殖塘、餐饮业、闸门、水库及其他污染源等开展全面调查和监控工作,确保保护区水质和环境不受污染影响。

栖息在东寨港红树林的招潮蟹。记者石中华 摄

  渔民上岸吃上“旅游饭”

  不仅保护现有的红树林,海口还重点对保护区生态脆弱、退化区域及地带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提前聘请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等设计单位,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与资源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长宁头村红树林灾后修复造林作业设计》等可行报告和作业设计进行编制。

  为掌握保护区资源底线,不断提升红树林保护的科学知识,海口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校的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邀请中国林科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业内专家学者亲临东寨港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和生态系统评估,为红树林枯死及生态系统退化调查研究,寻找原因和对症施策。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经费与海南大学合作开展“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与海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团水虱灾害调查”、“威马逊”台风对东寨港红树林影响调查、东寨港水质调查等项目,为保护区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追逐嬉戏的白鹭。记者石中华 摄

  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现在保护区内的红树林面积大大增加,水质也有明显提升,许多鸟类回到红树林内栖息。不仅如此,政府还引入了“旅游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生态景区。

  附近的村民吃上“旅游饭”之后腰包鼓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红树林就是“摇钱树”,保护红树林,就是守好“金饭碗”,可持续捕捞增收模式正在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接下来,保护区管理局将增加开展社区可持续捕捞宣传培训,并开展可持续捕捞示范村建设,建立运行社区可持续捕捞机制。

  具有浓郁特色的渔家乐开展了品海鲜、游红树林、出海垂钓等多种旅游项目,连理枝渔家乐、枷椗山居等民宿成为红树林保护区发展的新亮点。连理枝渔家乐已成为东寨港红树林叫得响的品牌,经营业主黄河还适时开设了民宿,吃住游一条龙。黄河对记者说,连理枝服务人员都来自本地,改变了原先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更多渔民吃上“旅游饭”。

  目前,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共127159.4亩,包括湿地公园和保护区。如今的东寨港红树林郁郁葱葱,跳跳鱼、招潮蟹生活得怡然自乐,景区游人如织,周边居民安居乐业。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就在这里呈现。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颇受外国友人青睐。记者石中华 摄

  打造世界生态文明样本

  2016年5月21日,东寨港保护区工作人员观测到1只戴环志的黑脸琵鹭,经鉴别为当年初在东方获救助并戴环志的247号黑脸琵鹭。这是海南首次在相隔较远距离发现同一只黑脸琵鹭,对研究黑脸琵鹭的迁飞规律很有意义。据调查,每年到海口越冬的鸟类超过数万只,其中白鹭最高峰时达2万只左右。

  “只有生态环境更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生物来这里安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2013年12月,市政府投入5500万元,对保护区内2439亩的养殖塘实施退塘还林工程,该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保护中规模最大的退塘还林工程。经过180天的艰苦奋战,退塘还林工作最终如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协议签订、面积测量、养殖塘类别界定、补偿款发放等工作。

  2017年12月3日,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建立中国科学院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研究站。该站是国内首个以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湿地生态站,研究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湿地资源,提高红树林湿地管理水平。

  “海口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4种湿地类型。”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院长张明祥说,其中最为丰富和多样的是近海与海岸湿地,包括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为了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东寨港一直引进培育红树新品种,不断丰富生物多样性。1985年开始,从文昌引进了海桑、瓶花木、木果楝、无瓣海桑等品种,从三亚引进正红树。1998年,从澳大利亚引来木榄、柱果木、角果木等,从墨西哥引进了阿吉木、美国大红树、拉观木等品种。随着东寨港环境越来越美,将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在这里安家。接下来,海口还将全力提升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和管理水平,将东寨港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生态文明样本。

  记者祝勇 实习生周川杰

  (海口网1月17日讯)

 

 

相关链接: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首次越冬水鸟类同步调查
候鸟齐聚海口东寨港
东寨港观白鹭
海南省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续迎来候鸟过冬

 

相关链接:
海南省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续迎来候鸟过冬
东寨港观白鹭
候鸟齐聚海口东寨港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首次越冬水鸟类同步调查
[来源:海口网] [作者:祝勇 周川洁] [编辑:陈家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