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环境卫生焕然一新,百姓获得感与日俱增
工作见成效
城乡沐新风
妇女们在澄迈县绿地广场进行养生运动。记者苏晓杰摄
街道整齐洁净,公园绿意葱茏,垃圾箱随处可见……近年来,一股文明新风吹遍了澄迈的大街小巷。
澄迈县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5月起,澄迈县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创建短板,全面开展了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这场全民参与的“战役”中,澄迈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市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百姓获得感与日俱增,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均明显增强。
大手笔投入补齐短板
今天傍晚,记者踏进澄迈县永发镇后坡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洁净敞亮的村道,文化广场上有村民翩翩起舞,年轻人则在球场挥汗如雨……
“是‘创文’让后坡村发生了大变化。”后坡村党支部书记曾令群说,过去这里是一个污水四溢、堆满垃圾的村庄,村“两委”班子人手不足,移风易俗、清洁卫生等工作难见成效。
随着“创文”工作的推进,后坡村党支部决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用“党建+巷长制”破解人手不足这一难题:安排34名党员(含无职党员)担任“巷长”。
由于“巷长”们大多和村民熟悉,不仅带动效果好,在处理事务时也更加“接地气”。渐渐地,乱搭乱建等不文明风气“刹车”了,垃圾分类室和2.6公里长的排水沟建成后,垃圾乱丢、污水横流的现象也得到了根治。
为做好“创文”工作,澄迈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等25项长效管理制度,专门开设了绿色审批通道,优先保障创建资金。截至2017年底,澄迈共投入财政资金2.7565亿元,建设项目55个,较好地补齐了城乡“创文”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
百姓点赞“创文”成效
“在‘创文’之前,这附近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谁能想到如今会这么漂亮?”昨天傍晚,在金江镇文化北社区的一座凉亭里,蔡笃臣、杨小英、符德清等老住户正就“创文”话题讨论得热火朝天。
以前,附近不少住户习惯于随手丢垃圾,时间一长,巷子里十分脏乱。“大家虽然深受其苦,但谁都不愿意带头解决。没想到,几十年的不良习惯如今竟说改就改了。”蔡笃臣告诉记者,自从澄迈启动“创文”工作后,陈年垃圾被清理一空,居民们也自觉维护起了环境卫生。
杨小英接过话:“谁不希望家乡美?如今要有谁再乱丢垃圾,根据‘门前三包’制度,我们会主动上前制止。遇到不听劝说的,只需拨打热线,就会有专人前往处理。”
而最令符德清欣慰的是,看见大人们身体力行地“创文”,他年幼的儿子也有样学样,自觉做家务,讲文明懂礼貌,成了学校里敬老孝亲的“小标兵”。
以点带面严抓强管
据澄迈县文明办负责人介绍,“创文”工作开展以来,澄迈共安排761名科级干部回原籍村包点,引导和发动村干部、村民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组成联合督查组明查暗访,对重点地带、问题场所做到“反复查”,对重点工程、进展缓慢项目坚持“天天督”。
澄迈一方面投入逾230万元,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主题社区,将县环卫站工人李秋菊等爱岗敬业人物树为宣传典型;另一方面,澄迈对创建不力的单位和干部均提出严肃问责、通报,先后共通报单位128家(次),免职7人,责令14名领导公开道歉,以问责倒逼干部转变作风。
此外,澄迈还邀请专家和第三方评估公司入驻“把脉”,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模拟测评,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建立12个“双创”工作微信群,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据统计,2017年,澄迈完成了2356个问题的整改落实。
“我们将以这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新的起点,虚心学习借鉴海口、琼海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先进经验。”澄迈县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澄迈将以更大的热情和力度,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力争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提名,为建设美好新海南作出澄迈新贡献。
相关链接:
海口龙华开展生态文明专题学习 落实发展新理念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