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美国家为了垃圾的事情伤透了脑筋。
长期以来,这些国家主要以向中国等国“出口”的方式处理垃圾。据报道,2012年以来,英国向中国出口了270万吨废塑料,占英国塑料总出口量的2/3,而美国仅2017年就向中国出口了100多万吨的塑料废品,数字触目惊心。今年起,中国正式实施针对废塑料等“洋垃圾”的禁令,全面禁止垃圾入境。垃圾不能再运往中国,怎么办?英国一家垃圾回收厂的负责人只能两手一摊:“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报道用“混乱”来形容该国目前垃圾回收状况;德国《焦点在线》焦虑地指出,“中国不再进口(垃圾)了,德国现在面临着垃圾(处理)问题”……
世上本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可以从其对于垃圾回收的态度上看出端倪。随着地球村的人口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堪重负,建立有效的垃圾回收机制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应是刻不容缓的。
事实上,随着技术不断革新,“变废为宝”正逐渐成为现实。对于厨余垃圾、庭园废物等,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垃圾堆肥,把垃圾变成肥料;电子废品、废旧电池中可以提取出黄金、镉、镍、锰、锌等金属;全球多个科研团队也都在实验阶段证实了废弃塑料可以经过催化加工合成燃油。
不少欧美国家其实是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约垃圾回收的。例如,美国1976年就出台了《资源保护及回收法》,德国于1996年实施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比利时、法国等国家也有严格的垃圾管理制度。
由此看来,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制度层面,对于欧美国家而言,垃圾处理并非“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然而,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大量回收物最终会运往亚洲”;目前,欧洲可回收利用本国30%的塑料,而美国仅有9%,大多数废塑料仍是以垃圾填埋或者是丢弃在海洋中的方式处理。
看来,问题还是出在思想上。某些发达国家的首要关切,是如何“摆脱”本国制造的垃圾,对于怎样通过科技手段无害化处理垃圾,乃至于“变废为宝”,却不那么在乎。拥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比欠发达地区更加心知肚明,一些污染暂时是无法治理,却是有利可图的;而对于某些废弃物,发达国家即使有技术,但依然出于成本等各种考量选择不自己处理,而是转移出去。就在中国关上接收“洋垃圾”大门后,一些西方国家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自己处理,而是将这些垃圾出口到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
解铃还须系铃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转移垃圾到别处,并不能根绝污染。与其指望别国,倒不如着手规划垃圾处理设施,切实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相关链接:
车辆乱停、垃圾焚烧、占道经营……智慧海口平台联动处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