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获各类毒品3.95吨 重点制毒物品6吨
山东警方揭秘建国以来最大网络制贩毒案
法制网记者 徐鹏 通讯员 贾卫国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公安部禁毒局、山东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统一指挥下,济南警方破获涉及全国17省40市的“2.06”特大网络制贩毒案(部目标2017-18号目标案件),打掉制毒(制毒物品)场点18处,抓获制贩毒嫌疑人110余名,缴获甲卡西酮、冰毒等各类毒品3.95吨,溴代苯丙酮、麻黄素等重点制毒物品6吨,其他制毒原料和配剂5吨,仿制手枪2支,爆炸物一宗,毒资500余万元,运毒作案车辆40余部。
该案缴获毒品数超过2014-2016年三年山东省缴毒量的总和,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最复杂的网络制贩毒案件,是公安机关同真正意义上的制贩毒集团进行较量的标志之战。期间,多名干警光荣负伤,2名干警因劳累过度牺牲。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济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详细了解了案件的侦破过程。
QQ号入手挖出互联网涉毒大案
2016年11月,济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发现一个网名叫“我们未曾相识”的人,在互联网上推销冰毒和甲卡西酮。侦查发现,其真实身份为刘某昌,济南章丘人。与此同时,一个与刘某昌联系密切的叫“叙事”的网民引起侦查员怀疑,经侦查其真实身份叫刘某某,河南濮阳人。侦查员从刘某某QQ号入手展开工作,发现刘某某等人是一伙河南籍涉毒逃犯,与全国多个省市的涉毒嫌疑人进行毒品交易。
2017年2月6日,公安部禁毒局派员赴济南共同研究案情,决定成立部、省、市三级联合专案组,正式开展立案侦查,专案代号“2.06”,并将此案列为“2017-18”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进行督办侦查。
“2.06”专案是新型网络制贩毒案件,涉案嫌疑人身份多为网上虚拟身份,一场交易下来,双方都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大大增强了侦破的复杂性和困难度。
“2.06”专案涉案人员、地点、信息等线索多达数千条之多,专案组专门成立了线索研判组,经过8个多月缜密侦查,全面掌握了济南籍无业人员刘某昌伙同河南濮阳、山东聊城籍犯罪嫌疑人刘某某、付某刚、孙某洋等人,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广东“中间人”介绍联络,寻找毒品来源,发展贩毒下线的犯罪事实。至此,一个全国性的互联网制贩毒大案浮出水面。
2017年6月2日,公安部禁毒局在济南召开“2.06”专案协调会,山西、广东、福建、河南、江苏、山东等11省18个市的公安禁毒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公安部禁毒局邓明副局长要求,相关省份共同梳理案情、共享信息,统一部署案件侦破工作,实现打击效能最大化。
打响第一枪铲除4个制毒窝点
济阳县某村村民尹某某,经常在互联网上推销冰毒和甲卡西酮,交易数量较大,具有制毒重大嫌疑。济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缪利军支队长、陈忠军副支队长带领侦查员深入农村细心走访,锁定了全部涉案人员和制毒窝点,理清了这个以互联网为纽带,以济阳县某村村民尹某某、司某某、司某为制毒骨干,以农村的养牛场、废弃房屋、留守老人居住地等隐蔽场所为制毒窝点,生产冰毒和甲卡西酮等毒品,向山西、河北等地贩卖的制贩毒网络的来龙去脉。
2017年6月3日,“2.06”专案组在济阳县司某村、王某村等地一举打掉隐藏在农村偏僻地带的4个流动制毒窝点,抓捕制贩毒嫌疑人3名,缴获新型毒品固态甲卡西酮18公斤,液态甲卡西酮37公斤,制毒原料80多公斤及制毒工具一宗。
据悉,2015年前后,尹某某利用互联网交易平台做买卖化工原料、产品的生意,期间意外了解到利用化工原料制造毒品的信息,认为是一个赚钱发财的机会,于是他在一个QQ群中,联系到山西长治王某,拿来了制毒配方,学会了制毒技术。
尹某某和司某某是中小学同学,为了挣大钱,两人一拍结合,开始生产“长治筋”。由于生产这种东西气味大,容易被人发现,司某某找来发小司某,选定在司某亲戚的废弃仓库中生产。2016年7月,尹某某特地选择了下半夜有风的时候生产,制造出了第一批六公斤毒品,挣了6万块钱。
2016年3月,尹某某、司某某找到司某,想在司某岳母家的养牛场生产制造毒品,司某就对岳母说跟别人合伙做点药,岳母就同意了。三人从2016年7月到10月份,在养牛场生产加工制造毒品七次,总共生产毒品成品20多公斤。
为逃避公安打击,三人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2017年4月,他们把制毒工具转移到济阳县司某村司某某的奶奶家。2017年4月17日下午,司某与司某某加班制毒,从晚上一直干到凌晨,共生产了大约18公斤多毒品和一些半成品。
200公斤毒品交易牵出特大制毒厂
2017年6月14日晚6点,在菏泽曹县某宾馆门前,制贩毒嫌疑人顾某东将200公斤毒品装到张某的车上,张某将这批货当即拉到聊城阳谷与付某刚进行交易,付某刚将140万现金交给张某,拉起毒品迅速离开阳谷,并安排同伙武某连夜将货物再次转移至夏津县一小区内,武某旋即驾车离开。
由于没有找到制毒窝点,缪利军支队长果断决策放行,为了不让毒品继续外流,在武某离开藏毒窝点后,缪利军带领侦查员悄悄靠近窝点。因之前侦查获悉武某团伙有一支AK47冲锋枪,毒枭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在面前,侦查员冒着生命危险将毒品取走。
2017年6月14日,专案组在曹县迎宾大道中段一医药产业园区内,发现了主要制贩毒嫌疑人顾某东的加工厂。6月15日,专案组一举摧毁了这披着化工厂外衣的大型制造甲卡西酮的毒品工厂,抓获制贩毒嫌疑人11名,当场缴获固体甲卡西酮成品960多公斤,液态甲卡西酮3000多公斤,自制手枪2支,管制刀具5把,毒资326.58万元。
据介绍,制毒工厂内十几个大型制毒反应釜并排耸立,上下需要登上一层层梯子,这种规模的制毒工厂生产上吨毒品也就几十分钟的时间。
同时,缪利军派出三个侦查小组,赴河南省洛阳、山东省聊城、德州等地展开侦查, 6月17日凌晨,专案组连夜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济南。6月19日深夜,专案组审查取得突破,制贩毒嫌疑人孙某文供述,嫌疑人顾某东的姐姐顾某林在苏州建有一个制毒窝点,顾某林在大学学的是化工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化工企业担任技术员。后来,顾某林不甘心一直给人打工,自己在苏州干起了化工生意。顾某林有化工厂房、实验室,本人又有技术,在弟弟顾某东的影响下也生产起毒品甲卡西酮。
6月20日一大早,办案民警赶到苏州。准确锁定了窝点方位。专案组迅速赶到苏州吴中区某工业园,成功摧毁制毒窝点,抓获顾某林等制贩毒嫌疑人3名,缴获毒品甲卡西酮8.76公斤,制毒工具一宗。从发现线索到打掉制毒窝点,总共八小时,创造了一个侦破制毒案的最短时间记录。
中学生在爷爷家猪圈里制造毒品
在湖南省醴陵市某镇,专案组陈忠军副支队长带领侦查员对制贩毒嫌疑人刘某栋展开侦查。由于济南的刘某某多次在他这里购买毒品,此人有重大制毒嫌疑。但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刘某栋还是一位年仅16岁的在校中学生。进一步侦查发现,刘某栋喜欢做化学实验,这一点引起了陈忠军的怀疑。
2017年5月份,刘某栋在网上看到制作毒品的方法,便好奇地在家里操作起来。从偷偷在家进行少量尝试,到加工毒品贩卖牟利。刘某栋的家人清楚地知道制毒是严重犯罪,但面对暴利暴富的诱惑,到最后一家人形成了“一条龙”的制毒模式——邻居出资入股,父母、姑父负责生产加工、刘某栋负责研发、生产、销售。
2017年8月,一家人将生产窝点转移到住在山半腰的爷爷家的猪圈里生产。就这样,在巨大利益和贪婪的诱惑下,刘某栋周一至周五在市里的职业中学学习,周末放学回家生产毒品。该团伙有严格分工,其中刘某栋的父亲和姑父负责煤气炉加热、搅拌及脱水,母亲则帮忙望风、送餐、清理废水和废料。
据刘某栋交代,截至案发日,他的“猪圈制毒厂”合计制造出约10多公斤“丧尸药”,先后以每公斤7000元至15000元不等的价格通过网络贩卖到济南等地,共获利约10.5万元。
与此同时,青岛、潍坊、滨州等地以及四川、山西等省份警方陆续行动,相继打掉多个制度窝点,缴获大量甲卡西酮毒品以及重点制毒物资。
此外,“2.06”专案还向其他省市移交制贩毒线索70余条,涉及疑似制毒场点20余处,涉案人员近百名,目前公安部禁毒局正组织有关涉案地区进一步经营侦控。
相关链接:
琼海一男子伙同他人多次贩毒4500多克 被执行死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