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者讲述被网贷扭曲的生活
调查动机
近年来,一些网络借贷平台以无抵押、审核快、放款快、方便快捷等作为“卖点”,迅速打开市场。然而,在这种看似方便的借贷背后,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广东省的一名男子通过借贷宝网贷平台借款,却被“高利贷”套路——借款3.2万元,最终却签下本息总计12万多元的借款合同,借贷利率高达1738%。
网络借贷平台存在哪些隐患、这些问题离我们有多远?《法制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我曾多次通过网贷平台借款,每次钱一到手就转给其他平台用于偿还利息。这就是一个以贷还贷、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
尽管隔着电话,但记者依然能感受到曾敏说这番话时近乎绝望的状态。
曾敏此前在江苏省南京市一家通信公司就职,自1年前开始接触网贷,原本想通过网贷周转应急,却不料就此改变人生——离婚、失去孩子的抚养权,“我现在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
贷款1.6万元陷入还款绝境
2017年年初,曾敏与丈夫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她选择从家里搬出来独自居住。当时,由于手里没有存款,又急需资金用来交房租、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曾敏就通过一个网贷平台借了两万元应急。
“到手是1.6万余元,平台扣了3000多元的手续费。按照贷款时的约定,我的还款期限是3个月,每个月还7000余元。”曾敏说。
那时,曾敏每个月的工资是8000余元,如果每个月还7000余元,剩下的钱都不够日常开销。于是,她又在另一个网贷App上申请借款,这笔钱用于日常开销。
刚开始,这两笔借款并没有让曾敏感觉到压力,她觉得自己省吃俭用就可以把这两笔钱慢慢还上。
实际情况却没有曾敏预计的那么好。
“我们单位是每个月月底发工资,我本想等发工资后再还款,也就超出还款期限几天。可是,我没想到延迟一天就会产生违约滞纳金,而且网贷平台还不时打电话催促。”曾敏说。
迫于还款的压力,曾敏又下载了一个网贷App,开始尝试从第三家网贷平台借款。就这样,曾敏一步步走上以贷还贷的噩梦之路,她前前后后从20家网贷平台借钱,每个网贷平台的贷款额度都在两万元左右。即便如此,她还是不能如期还款,因为累积起来的本息太多了,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支付能力。
曾敏说,到2017年7月,逾期、违约等不良记录终于影响到她的征信,她借不到钱了。
“之后,我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一名熟知各种网贷申请技巧的网贷业务员,在她的帮助下申请到一笔5万元的贷款,但是要给这名业务员支付贷款总额6%的费用。”曾敏说。
此时,曾敏已经陷入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巨大漩涡,但她并没有将实际情况告诉父母以及已经处于冷战状态下的丈夫。
尽管父母与丈夫都不知道曾敏贷款的事情,但她申请网贷填写担保人时,使用的都是父母与丈夫的信息。“所以,在那名业务员也无法帮我继续贷款时,网贷平台开始给我父母、丈夫打电话催促还款。”曾敏说。
迫于家人与网贷平台的压力,曾敏的精神临近崩溃,她开始选择逃避,拒绝与家人交谈,甚至还服用安眠药两度自杀,所幸被家人及时发现。
“最后是我丈夫帮我偿还了部分贷款,总共20余万元。”曾敏说,“还完贷款,丈夫与我离婚了,孩子归男方。我也把工作辞了,跟父母回了湖南老家。”
可是,事情并未结束。由于还有部分贷款未还清,网贷平台的催款仍在继续,曾敏的父母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偿还了近10万元。
“还了这么多真金白银,其实我实际使用的钱只有最开始的1.6万元贷款。”曾敏哽咽着说,“我知道这件事怪我,但网贷平台如果认真审核一下,能够及时发现我的负债情况,在第二笔、第三笔贷款时就拒绝我的申请,我想不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一部手机耗尽家庭积蓄
像曾敏这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社会人都会陷入网贷陷阱,那么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被网贷“套牢”的几率更大。
去年9月,罗伟成为天津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的罗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开学没多久,他看到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室友都用上了最新款的智能手机,顿时心生羡慕。经过旁敲侧击询问,罗伟了解到,原来可以利用网贷平台分期购买手机。
“很多网贷平台都有分期购买手机业务。按照同学的介绍,我下载了一个网贷App,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后,我就可以用平台确定的额度购买手机,除了每月必须还的利息外,手机款可以分成12个月偿还。想到父母给我的生活费,我觉得足以偿还每个月的贷款,所以就买了一部苹果7手机。”罗伟说。
尝到网贷的甜头后,罗伟发现,用大学生的身份很容易在网贷平台获得分期购物或者直接贷款的资格。
于是,罗伟花钱开始大手大脚。涉世未深的他开始频繁的直接贷款,反复尝试不同的网贷平台,而这些操作全部发生在两个月时间内。
由于逾期等不良记录,罗伟在他使用的网贷App上已经无法申请贷款,但他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最开始使用的网贷App不给放贷了,但其他的网贷平台还可以给我额度,不过只能用来购物,不能提现。于是,我开始使用其他网贷平台的额度购买最贵的手机。”罗伟说,“手机到手后,我再把手机打折出售给手机店,他们基本上不会拒绝。”
就这样,罗伟把多家网贷平台的分期购额度“套现”了,他同时也陷入了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
终于有一天,网贷平台给罗伟的父母打催款电话。
“之前为了获得贷款,罗伟在签协议时,将亲戚朋友的联系方式留给了网贷公司。业务员经常打电话让我们还钱。目前,我们已经替罗伟还了20多万元贷款。”罗伟的父亲说,如今还有将近20万元没有还,这些年的积蓄都用在还贷上了。
好心助人莫名背上债务
“直到去年10月23日,我帮弟弟小辉还了3600元利息时,我才知道他从网贷平台借钱了。”就职于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孟力对记者说。
孟力的弟弟小辉在四川省成都市上大学,乐于助人。也正是因为给同学帮忙,小辉与网贷平台扯上了关系。
孟力告诉记者,听同学说想借钱买手机并承诺会每月按时还款,小辉便答应同学从一个网贷平台借款3000元并提现。不过,那名同学在按时还了2000元后,又要求小辉在网络平台借了3000元。可是,拿到第二笔贷款后,那名同学便不再还款,甚至刻意躲开小辉。
“网贷平台根本不会考虑我和同学之间的纠纷。注册时用的是我的信息,还钱也必须是我来还,我是逃不掉的。”小辉很无奈。
小辉告诉记者,他用手机号码、短信登录成功后,需要完成实名认证、完善联系方式和人脸识别认证三个步骤才能开通借款业务。小辉绑定了自己常用的银行卡选择了分12期还款,屏幕上立刻显示了平均月供费用和手续费。
“我完全没有想到会被骗,也就没有注意具体费用,太粗心大意了。”小辉对记者说,“点击同意,申请成功后没过几秒就可以提现。”
小辉没有收入来源,也不敢向家里人要钱。未交纳逾期利息的第二天,网贷平台就向小辉发来邮件称,如果不还钱就把这些信息发到户籍地和学校。走投无路的小辉找到了孟力,寻求帮助。
在孟力看来,很多网贷公司的合同看似规范合理,但如果不解释的话,普通人根本看不懂。此外,利息的计算也非常繁琐,一般人不明白到底采用怎样的计算方式。这就很容易让借贷者坠入陷阱。记者韩丹东 实习生 黄慧颖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
@海口网约车司机 贷款购车车辆或将可办理变更营运手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