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受访者自称有选择困难症
克服选择困难,50.5%受访者建议加深自我了解
实习生 崔艳宇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生活中,无论是大事小事,常常纠结再三,无法做出决定,这种现象被称为“选择困难症”。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84.7%的受访者自称有选择困难症。要克服选择困难,50.5%受访者认为应加深自我了解。
受访者中,00后占1.7%,90后占28.1%,80后占50.8%,70后占14.4%,60后占4.3%。
北京理工大学大一学生刘开阳,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曾遭遇选择困难。“在填报志愿的十几天里,我和家人共听了五场线下讲座,还查阅了各种资料,结果了解得越多,反而越纠结”。刘开阳还告诉记者,他买辅导书时,每买下一本,都会觉得另一本更好,结果几乎把所有相关辅导书都买了。
白睿祺(化名)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学生,目前正在某投资机构实习。他坦言很怕在琐碎小事上做决定。“和朋友出去吃饭点菜,我总说随便”。
调查中,84.7%的受访者自称有选择困难症,15.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的选择困难症很严重,11.1%的受访者完全没有。在选择困难时,“随便吧”(62.8%)、“都挺好的”(38.1%)和“不知道”(34.2%)等话语最常见。
程杜去年7月份入职某互联网公司,此前他拿到了3家公司的入职通知。“当时还有一家手机制造公司和一家创业公司邀请我去。我纠结了2个多月才做出决定”。
调查显示,受访者最容易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是购物时选商品(54.0%),其次是吃饭时选餐厅和菜品(53.4%)。其他还包括规划出游行程(42.5%)、取舍多个工作机会(30.9%)等。做出选择后,17.4%的受访者经常会后悔,66.3%的受访者称偶尔会,10.1%的受访者从不会。
“在很多无关紧要的事上消磨了时间,遇到重要问题,不能果断地做出决定。”白睿祺坦言,选择困难症让自己的工作效率变低。“实习时,我要判断出有投资价值的创业项目,可我总觉得几个同类产品都差不多”。
调查中,44.7%的受访者感觉选择困难症浪费时间和精力,43.7%的受访者坦言选择困难症让自己心情烦躁,41.2%的受访者指出选择困难症让人对自己的生活缺少掌控。
程杜将选择困难症归结于“总想要更好”。“面对三个工作offer,我总想挑选出‘最好’的那个。但实际上每份工作都有优势和劣势”。
刘开阳则认为,选择困难症多半是因为“懒”。“尤其在一些小事上,总是嫌麻烦,单纯地不想做决定”。
调查显示,造成选择困难症的最普遍原因是容易受到他人意见影响(55.1%)。其他还包括缺少主见(45.0%),觉得总会有更好的选择(39.4%),追求完美、极度苛刻(38.6%),害怕承担失败风险而不敢做决定(34.8%)等。
调查显示,遇到选择困难时,60.3%的受访者会询问周围人的看法,40.8%的受访者会效仿或追随他人的选择,35.3%的受访者会咨询家人和师长,34.9%的受访者会求助网络。
“我现在会尽可能地把一些考量指标量化。”白睿祺说,“比如衡量一家创业公司的前景,就综合分析其市场规模、创始人背景和用户体量等因素。”他认为,选择困难症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自己不够了解。“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取舍时自然就会纠结”。
克服选择困难症,50.5%的受访者建议加深自我了解,48.1%的受访者建议合理设定预期与目标,45.2%的受访者建议提前制定计划,尽量避免“临时选择”,38.7%的受访者建议不过于追求完美,30.8%的受访者建议相信直觉和第一印象。
相关链接:
选择困难症怎么破?决断力要从小培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