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拓展湿地合理利用方式 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海口拟建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区
五源河湿地生态修复段内,长势良好的红树林苗木木榄。 海口网记者 石中华 摄
湿地内长势良好的桐花树。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国际湿地公约》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当天,海口在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举办了第22个“世界湿地日”活动。
近年来,海口以规划为引领,注重区域协同、城乡统筹,打造生态河流,保护生态红线,加强水体污染防治,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下一步,海口将建立高效立体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湿地旅游业,加快发展红树林综合性产业,积极发展湿地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拓展湿地合理利用方式,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口网记者 龙易强 实习生 王盛隆
湿地保护 公众参与不可或缺
“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人类的朋友,希望大家爱护它们。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有好的生态环境,才能让海南更美。”在海南省第二届“发现湿地”自然笔记大赛中荣获学生组优胜奖的林宛融告诉记者,在探索自然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有趣的动植物,觉得非常有意义。
当天的活动现场,除了播放湿地保护宣传视频,“海南红树林保护汇报专题片”首映,大学生村官周缘和英国观鸟专家唐瑞还分别进行湿地保护案例分享。“我们在海南不仅发现了濒危鸟类黑脸琵鹭,还发现了更濒危的勺嘴鹬,到目前已发现第4笔记录,这个濒危鸟类在海南出现,说明海南的生态环境非常不错。”唐瑞说,这是他第5次来海南东寨港参加观鸟活动,每次来观鸟都很激动,因为每次观察到的鸟类都能刷新自己的记录。
当天,市林业局、市教育局、松鼠学堂、绿涯公益、GEF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还与五源河学校、琼山第十二小学、演丰中心学校、丁村小学四所学校进行了湿地示范学校共建签约仪式,赠送学校300本校本教材《家在红树林》。
“为进一步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进海口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市林业局将举办一系列的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市林业局局长冯勇会上宣布湿地摄影比赛、湿地保护中小学征文比赛、大学生湿地知识竞赛正式启动,“公众参与在湿地保护中非常重要,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能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
湿地管理 海口成绩令人瞩目
水清岸绿的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充满野趣的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号称“中国红树植物基因库”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口湿地资源丰富,有近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等多种类型,总面积2.9万公顷,湿地覆盖率达到12.7%。
良好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与生产环境质量,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海口对湿地发展做出不懈努力。海口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编制及实施《城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组建以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为主任委员,多位国内知名湿地专家参与的“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强化技术支撑,构建起以市级湿地保护管理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区级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等为主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强化立法保护,出台《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在全省率先公布了10个市级重要湿地名录和11个区级重要湿地名录;结合城市内河水环境治理,相继建成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探索出一条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恰当结合的成功路子,并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采取土地整理与湿地保护利用协同共生的方式,拯救性保护了近万亩潭丰洋湿地,规划建设郊野公园。2017年,海口成功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
海口在湿地“保卫战”中,以规划为引领,注重区域协同、城乡统筹,打造生态河流,保护生态红线,加强水体污染防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湿地开发
优化地方产业结构
在加强湿地保护的基础上,海口大力发展湿地产业,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实现湿地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双赢。全市湿地农业发展势头较好,如龙华区龙泉镇涵泳村的千亩荷塘,当地村民依靠荷塘增加超过1500万元的收入,央视曾做过专门报道;琼山区凤翔街道办的新潭村,每逢初夏时节,潭面上开满荷花,吸引约2-3万名游客前来体验观光。
海口通过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激活了海口湿地生态旅游市场,如美兰区三江镇的“鹤舞九湖”,就是湿地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乡村生态旅游片区,每年吸引近5万游人到此旅游观光;秀英区永兴镇的“冯塘绿园”,是一个集羊山湿地、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素融合的乡村生态旅游区,每年给每户村民带来2万多元收入。美兰区演丰镇依托红树林湿地开展的民宿体验,年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次。
下一步,海口将建立高效立体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湿地旅游业,加快发展红树林综合性产业,积极发展湿地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拓展湿地合理利用方式,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链接:
海口五源河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揭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