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
冬日的寒风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镇,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结盟新寨”里升起袅袅炊烟。
这里有着光荣的历史——1935年5月22日,长征中的红军与彝族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畔歃血为盟,写下中国革命史的重要一页。
昔日的革命圣地,如今脱贫攻坚激战正酣。
在冕宁,2017年,4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826个家庭摘掉了“贫困帽”。
46岁的沙马薯姑是彝海村一组组长,他的爷爷沙马尔各当年主持了“歃血为盟”仪式,并担任翻译。沙马薯姑是遗腹子,1969年彝海村受了雹灾,父亲在为乡亲们拉粮食的路上被马踢中肚子,不治身亡。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他们一家曾靠野菜、野果和苞谷面果腹,而母亲苏久克的莫一次次地告诉孩子们:“将来的日子一定会好的,共产党不会忘记我们。”
坚强的母亲最终将孩子们全部养大成人,她坚信会到来的“好日子”也成了现实——家里的温饱早已不是问题,房子宽敞明亮,去年还装上了宽带。沙马薯姑的女儿在西南民族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是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
“现在的生活比过去的黑彝贵族都要好。”苏久克的莫笑着说。
2016年10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启动了对彝海村的定点帮扶,把“结盟圣地”打造成一个特色民族风情村,如今“结盟新寨”已经竣工。
今年57岁的彝海村二组村民吉克萨坡是当地有名的生意人。家里的堂屋有功放音响和一台大电视。家里收拾得整洁、干净。家里有专门的厨房,堂屋内的火塘更多用于祭祀和烤火。
30年前,二组还未通路,家里只有土豆和荞麦馍馍吃,听说喜德、越西有往成渝线发货的,吉克萨坡就把家里的土豆用马儿驮到了彝海乡(后改为彝海镇),再从乡镇府运到泸沽镇上火车,把土豆卖到大足、永川等地,用挣来的钱给家人买了大米。
如今,水泥通村路直接修到了他家门口,雅西高速的通车使冕宁成为极具区位优势的地方。吉克萨坡又种了2万多株核桃,今年有1000多株挂果,他说再等四五年大规模挂果后,准备找人在网上打广告。
一组村民吉约尔的子则是当地有名的“工头”,他每年带领80多名乡亲远赴青海格尔木摘枸杞。一个工人在两个月的采摘季内能挣到近8000元。
彝海镇党委书记王栋是一位汉族干部,在基层20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学会了一口纯正的彝语。记者在彝海村采访的4天里,他身上的衣服总是沾满灰尘。“最少两天下次村,多的时候一天要去3趟。”他说。
“国家对脱贫攻坚投入很大,给老百姓修好了公路,建好了房子,注入了大量资金搞产业扶贫。将来要做到脱贫不返贫,关键还要改变老百姓等、靠、要的旧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彝海镇既有红色基因,又有高速公路过境的区位优势,不能端着金饭碗要饭。”他说。
彝海村党支部书记马强在徐州当过兵,在北京打过工,在西安办过厂,是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2013年,镇上动员他回彝海。经过短暂的思量后放弃了蒸蒸日上的生意,他回到老家,高票当选村支书。
过去4年里,他一一兑现了当初竞选时的承诺——全村6个组的通组路全部硬化;对过去群众意见很大的低保以及其他惠民政策的评议全部实现公开、透明;个人给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生每年500元的资助,现在已经资助了4人;为改善环境卫生,为每个组修建垃圾池;为丰富文化生活,为每个组修建民俗文化坝子……
虽然当村支书的收入还不如过去的零头,他却认为现在的工作比挣钱更有意义。“大凉山穷了那么多年,一定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产生质变!”
站在山坡上,他向记者谈起彝海村未来的发展——整合土地进行核桃、花椒、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通过民族风情村落打造发展民居接待,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输出……这张写满雄心和希望的蓝图上承载着新一代彝海儿女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相关链接:
欧盟报告:叙利亚申请欧洲避难人数连续五年最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