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揭牌
海口湿地保护进军“国字号”
海口湿地、美舍河、五源河三个系列LOGO亮相。 记者 石中华 摄
海口网2月4日消息(记者 陈昌波)3日,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揭牌,刷新了椰城湿地保护的“生态颜值”,标志着海口湿地保护正进军“国字号”方阵,力争赢取生态文明“金名片”。同日,“海口湿地网”正式上线,将为相关行动落地“胜利会师”实时提供图文并茂的见证。
优化顶层设计 明确“生态红线”
据介绍,海口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全国一流,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稳居第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多项荣誉。在一张张让人引以为傲的成绩单面前,海口始终戒骄戒躁、力争上游,循着“行动路线图”一步一个脚印迈进。
去年9月,省委首次以全会形式出台《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开展林业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专项行动”作为2018年突出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
为全力以赴做好湿地保护修复,近年来,海口成立了生态环保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海口市美舍河保护管理规定》等多部地方性法规。期间,通过“多规合一”明确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实施最严格的准入制度,先后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150多个;制定《海口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试行办法》,紧抓严管重罚环境违法行为。
全国“双修”试点
入围全球遴选认证名单
“在国家林业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海口率先编制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总体规划,印发《海口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实施方案》和《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湿地保护修复的做法在全国林业系统予以推广,被住建部列入第三批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并入围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遴选认证名单。”市主要领导表示,海口坚持土地整理与湿地保护利用协同推进,抢救性保护了近万亩潭丰洋湿地。
依托美舍河作为水体治理示范,海口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方法,在3.5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堆弃场上,建成全国最大的梯田湿地;首次在我国城市内河成功种植红树林,实现“水清、岸绿、白鹭飞”,得到了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期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美舍河的科学治理作了多次报道,成功促成了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月1日,联合国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考察海口湿地,表示“海口申报国际湿地城市极具竞争力”。
保护“生命之源”
改善人居环境
作为海口的生命之源、生态之源、文化之源、智慧之源、活力之源,五源河汇集了羊山湿地西部区域的地下涌泉、溪流、库塘的水源后,流入永庄水库,经永庄水库曲折向北经海口秀英区西郊入海。
上游的永庄水库及周边大面积的火山熔岩湿地和灌丛沼泽区是海口市区自然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拥有城市内稀缺的动物栖息地和植被生境;河流中下游穿越海口市区西部直达滨海区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生态基础。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南起永庄水库,北至五源河河口海域,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96科318属427种,野生脊椎动物25目66科154种。
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永久性河流、灌丛沼泽、淡水泉、库塘、水产养殖场、稻田6个湿地类型为主,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99科243属301种,有水菜花、水蕨、普通野生稻三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是我国野生水菜花的主要分布区;有野生脊椎动物24目57科137种。其中,公园北段贯穿城区,是海口市区的滨河生态景观系统,也是海南最大河流南渡江的重要补水河,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相关链接:
海口五源河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揭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