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天放
最近几年,每每临近春节,烟花爆竹总是让人纠结。燃放,会导致空气污染;不放,感觉少了点年味儿。最终,多数地方都将大气环境与公众健康放在首位,“禁放”的城市越来越多。为了弥补“少了点年味儿”的遗憾,烟花爆竹的替代品出现在市场。在禁放烟花爆竹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电子鞭炮已悄然进入市场销售,这种“搞声音,造氛围”的生意日趋火爆。(2月2日《法制日报》)
春节将至,燃放“烟花爆竹”,自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售卖与禁放是城市相关管理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危害几乎人人皆知,一是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环境污染。二是烟花爆竹发出的噪声形成噪声污染,影响人们休息、睡眠。三是放烟花爆竹时稍有不慎,不仅会发生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故,还会引起火灾,造成社会安全灾害,这些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
有关部门一直从尊重传统民俗、传承春节民俗文化的角度出发,鼓励研发更多绿色、环保的烟花爆竹替代品,既能有效解决烟花爆竹带来的危害,又能满足百姓欢度春节的需求。在传统的烟花爆竹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且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况下,舆论也一直在呼吁寻找烟花爆竹的替代品。而总算有了电子鞭炮之类的替代品,可看起来仍然不安全,隐藏着不少安全隐患。
诚如报道中提到的,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四种类型的产品,第一类是雷电式电子鞭炮;第二类是录音式电子鞭炮;第三类是由可充电电池供电;第四类是由干电池(原电池)供电。可无论哪一种都 因为由于生产门槛低,标准缺失,产品在设计之初尚未考虑安全因素,总体质量水平低。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孟赟等调研人员发现,从风险监测数据中分析,不符合的项目大多为基础的安全项目,如防触电的结构要求、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强度、电源连接和外接软线以及插头型式尺寸等,存在产生触电甚至着火等灾难性,导致包括身体残疾、灼伤甚至死亡等危险。
传统烟花爆竹的替代品,如电子鞭炮之类,隐藏不少安全隐患。可令人不解的是,又为何批准生产和销售?如果在电子鞭炮的投产前,就能为生产企业其安全标准,那么就不会出现目前的监管尴尬。如今,电子鞭炮已经进入销售市场,这到底是否合法合规,也没有定论。如此,相关部门从审批到监管,是不是显得有些过于滞后呢?可见,对电子鞭炮之类的替代品,相关部门就该及时出台标准,为安全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尤其是在生产的安全设计环节上,这样才能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目前,全国不少城市都已出台禁令,在全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如上海、广州、北京等。去年,环保部发布的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影响情况显示,除夕夜18时,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19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及以上污染。而随着燃放量大幅增加,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快速转差两到三个级别,到初一凌晨2时,183个城市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严重污染城市105个。而在上海、南京、杭州等采取禁放措施的城市,除夕至初一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均未出现明显升高情况。
而电子鞭炮问世后,竟也安全隐患频现,实乃憾事,所以,莫让烟花爆竹替代品成另一种“危险品”。这并非做到,而是由于管理、监督上的缺失所致。在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逐渐形成共识的情况下,若让替代品被更多的人认可,就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今年也许有些晚了,那么明年呢?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