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2月11日电(记者白明山、范世辉)眼看没几天就到春节了,刘振花忙着把家里床单被罩洗洗,买了6年的洗衣机在新家也派上了用场。
刘振花的公公张留玉说,原来在山上住,吃水靠井,洗衣机是儿子结婚时候买的,用水不方便,几乎没咋使。现在好了,一拧水龙头,24小时有水。
张留玉是河北省内丘县行家峪村村民,得益于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们从太行深山搬到了内丘县城,仅出了1.5万元,就住上了120平方米的安置房。现在,他正忙活着准备下山后的第一个春节。
2016年,内丘县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建设,这是河北省首个开工建设的安置小区,包括行家峪在内的3个村实施搬迁,共涉及人口363户9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5户679人。
以前住在行家峪,吃水全靠挑。张留玉说,他家离水井还算近,去挑一趟水5分钟就够了,离得远的得半个小时。提起过去的日子,张留玉感叹,以前有时一年也不来趟县城,村里看病也不方便。如今张留玉有些偏瘫,行动不是很利落。他说,这是脑梗留的后遗症。2008年冬的一天,他突然晕倒,村医束手无策,只好往大医院送。“村里没车,我弟弟好不容易从140里地外的县城找了一辆车,费尽周折才把我送到邢台市区医院。医生说,如果救治及时,不至于落下偏瘫后遗症。”张留玉说。
行家峪村生存条件恶劣,几个自然村分布在一条沟里,人均耕地0.3亩,十年九旱,有雨则洪,无雨则旱。村支书霍学礼说,全村218户,贫困户占了大半,村民居住分散,管理不便。
“在村里开会我就鼓励大家走出去,这几年,陆续有村民到外打工,在县城买房,为啥?都是为了孩子上学啊。”霍学礼说。
说起孩子上学的事,刘振花说:“女儿之前得送到6里地外的邻村幼儿园,聚集了周边五六个村的孩子。老师知识面有限,教一些简单的数字。我天天得骑电动车接送,把我‘绑’得死死的,想外出打工也打不了。搬到这里后,孩子在家门口上了小学,这是全县最好的小学之一。”
按照规定,搬迁后,村里原来个人使用的宅基地收归集体,村里成立了墩峪峰旅游公司,依托行家峪自然优势发展旅游,村民可入股分红,做工挣薪金。
扶贫搬迁能搬得出,稳得住,关键是让搬迁户有持续稳定收益。在张留玉家单元门旁边,内丘县易地扶贫搬迁“有事做”服务站牌子很显眼。工作人员朱晓伟说,搬迁后,他们梳理出了140个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实行“一对一就业帮扶”。2017年12月,他们在安置小区内举行了易地扶贫搬迁招聘会,实现就业99人。他们还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每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刘振花说,现在孩子上下学由公公接送,我腾出手来在县城找了工作,每月收入一两千元。2017年我们家脱贫了。
相关链接:
【独家V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脱贫攻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