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海南供电“三八”带电作业班姑娘们。
在海口供电局里,一个仿真芒果静静地躺在方形玻璃盒中,这是1975年12月“三八”带电作业班员从广州参加全国“三八”带电作业经验交流会带回的一件纪念品,已存放近半个世纪。这个芒果带领我们穿越时代的大门,展现40多年前海南供电“三八”带电作业班姑娘们铁塔银线上的芳华岁月。
穿上重重的均压服,踩着尼龙软梯,爬上高耸铁塔,一步步接近高压线,头发和脸上的寒毛一下子竖了起来,头上“噼噼啪啪”的放电声,火花四射……这是70年代,海南 “三八”带电作业班一群20岁的姑娘在220千伏带电高压线上工作的场景。
60年代至70年代初,全国各地供电系统设备健康水平低,带电作业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检修设备的停电次数。“时代不同了,女子也能顶半边天。”海南成立首个也是惟一的“三八”带电作业班,负责技术要求较高的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走在全国前列。
英姿飒爽的女电工,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成为海南上世纪70年代的独特风景。“三八”带电作业班的原班员张小玲回忆起自己19岁时加入“三八”带电作业班的经历,“所有人每天5时就得起床,在模拟杆塔上训练。”每天下来,双手和双腿青一块、紫一块也是常有的事。
长期训练取得了实效,“铁姑娘”们不仅可以爬软梯、徒手攀铁塔,还能胜任移杆子、换导线、换架空地线、220千伏带电收紧弧垂、更换瓷瓶和防震锤等高难度工作。但这毕竟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张小玲曾不慎从六米高的电杆上摔落,顾不上骨折的胳膊,她第一反应竟是让医生不要剪她的工作服,“那时候也没想这么多,就是还想在带电作业班工作,舍不得把工作服剪坏了。”张小玲云淡风轻地谈起这段往事,右手臂上的伤痕依然清晰可见。
海南供电“三八”带电作业班的“铁姑娘”们芳华依旧。
带电作业条件艰苦,一般都是在室外。那个时候,外出工作都是乘坐大卡车,没有车篷,姑娘们每人裹着一件雨衣遮挡风雨及灰尘。这对她们来说算不上难事,原班员梁春梅说:“最苦的日子是从儋州南丰到石碌(南石线)换瓷瓶,或是到琼海巡线,没有地方洗澡,带上煮饭的大锅就在野外呆上差不多10天,想想真是不容易。”
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三八”带电作业班由最初的4人增加到9人,后来达到12人,最多的时候达23人。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人事部明确禁止女性从事高危作业,组建了将近10年的“三八”带电作业班于1979年年底正式解散。“铁姑娘”们告别了铁塔,女电工“驾银线,空中行”的劳动场面成为了回忆。
如今,带电作业班已没有当年女电工的身影,但是她们坚韧不拔、勇于创造的精神,借由当年从全国“三八”带电作业经验交流会上带回的仿真芒果传承下来,汇聚成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敬业奉献的“芒果精神”。海口供电局准备把现在的带电作业班重新命名为“芒果班”,让“芒果精神”在海口电力发展历程中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记者李珊珊 通讯员姚其欣 摄影报道
(海口网3月8日讯)
相关链接:
秀英举办2018年“三八”妇女节女干部公务礼仪培训班
“三八”到花俏销 100元精品小花束最受海口市民欢迎
【海口网三八节特辑】世界有你更完美
喜庆“三八”节 海口琼山区举办原创(琼剧)广场舞比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