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办合作社,发展乡村游,为曾经空心化的村庄引来发展“活水”——
陈利群:让村民在家就能挣到钱
3月21日,澄迈县福山镇洋道村陈利群(右),在与合伙人商量修剪村中人行道花卉事宜。本报记者苏晓杰通讯员王家专摄
3月21日上午,澄迈县福山镇洋道村村民陈利群骑着电动车从镇上赶回来,来到同村村民陈昌保家中,查看陈昌保家庭院里的项目施工进度。
陈昌保正在和几名工人挖坑、垫土,一看到陈利群立刻打招呼:“土坑挖好了,棚架也搭起了,今天把这块的垫土夯实就可以上水泥了。”他们打算把这近3亩的庭院打造成一个农家亲子游体验基地,有果园、菜地、小鸭戏水池、秋千,还有长桌可供孩子们画画、写书法、玩泥巴。
“洋道村共有20户这样的宅子,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没人居住了,我们准备逐步把这些宅子打造成不同主题的玩乐项目,游客来了喜欢哪个主题就到哪家去玩。”陈利群边督促着工人施工,边和记者说道。
成立合作社
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仅有50户人家193口人的洋道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庄,全村共种植珍珠石榴上千亩。陈利群跟洋道村其他村民一样,以种植珍珠石榴为生,只不过,这位村民并不只想着种石榴,他的内心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规划成田字型的洋道村,家家户户都有前庭后院,庭院里有花草树木,或是开辟成菜园,水泥路的村道四通八达,外围是成片的香蕉林、石榴园、或竹林,是个优美静谧的小村落。
“种石榴有亏有赚,收入不稳定,很多人还是离开了家乡去外面打工,或者搬迁到外面镇上去居住了,我们村前几年只有两三户人常住,村庄基本已经空心化了。”陈利群说,他觉得这么美的村庄没有人气,越来越衰败,真的很可惜。
2015年,陈利群发动村民一起成立种植合作社,对洋道村的珍珠番石榴申请了福山珍珠石榴商标,并制作包装盒进行包装,通过电商平台向外销售,扩大销售量。
清脆香甜的番石榴通过网络推广后,很受市场欢迎,价格也在攀升。现在包装好的番石榴产品网上零售可以卖到5元/斤,与原先的批发价相比增长了8倍。
以“采摘游”为主题
打造乡村旅游平台
之后因为洋道村石榴品牌,在网上和社会上都有了良好的知名度、美誉度,就吸引来了不少城市游客周末前来石榴园采摘。采摘完后游客又到村里转转,发现洋道村很美,就想留下来吃顿农家饭。
一来二往,陈利群从中发现了商机。
“如果我们组织游客来石榴园采摘,再到村里吃饭玩耍,这样就能给村庄带来更多的人气和收入。”嗅到商机的陈利群,想组织村民以自家房屋投资或者参股合作的方式,一起在村里办起农家乐。
这个想法起初在洋道村并不是特别受欢迎,不少村民抱有观望的态度,甚至于怀疑这样到底能不能挣得到钱。
“起初不是很多人愿意,有些人甚至等着看我们的笑话。”陈利群说。
虽然参股合作计划受阻,但来洋道村游玩的游客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到了周末,自家车辆、旅游团大巴一辆辆驶入洋道村,一桌桌的农家饭摆起来,不少村民家中种的地瓜叶、木瓜、龙眼也被游客看中买走。
经过逐步探索,洋道村逐步通过与旅游公司、自驾游俱乐部、学校等单位签约合作,以“采摘游”为主题打造乡村旅游平台,每到节假日迎来众多的游客前来果园、农庄进行休闲观光和产品购买。
对村庄的未来充满期待
经过了近三年的摸索,陈利群发现,乡村游并不是简单地做做果园采摘,办几桌农家饭,还需要进一步升级改造基础设施,打造少儿体验、户外拓展等更多的游玩产品。
“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5个团队,差不多500人,如果一个人消费300元,那一天消费就能有15万元!”陈利群说,来洋道村玩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消费需求也越来越旺,市场给了他足够的信心。
2017年10月,村民符善南成为洋道村乡村旅游第一个参股者,他拿出自家在村边的一宗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这块土地被改造成了种植体验园,种上了木瓜、龙眼等水果树木。
到了年底,村民陈明东把自家闲置的宅院腾出来,变成了洋道村农家乐的厨房基地。
2018年春节一过,村民陈昌保也主动来找陈利群,提出参加合作的想法。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发出了参股的意愿。
“下回你再来我们村,又会看到有新的变化了!”送别记者走出村口,陈利群对记者说,今年春节期间,村里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下一步政府也将拨付建设资金,来完善洋道村的基础设施,这让他对村庄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希望等村庄的旅游发展起来后,村民们不用再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让他们在家就能挣到钱,把村庄建设得越来越好!”陈利群说。
(本报海口3月23日讯)
记者手记
培育更多新型农民振兴美丽乡村
海南日报记者孙慧
我初次见到陈利群,是在做一个农村电商的采访,有人向我推荐了陈利群的农村淘宝店,因此认识了他。
与陈利群结识后,很快发现他是一个好学实干的新型农民。陈利群虽然常年生活在农村,但他乐于接受新事物,看到电子商务流行,他就主动去报名参加网店协会的培训;看到有游客对洋道村感兴趣,他察觉到商机立刻就组织起果园采摘、农家乐。
陈利群的乡村振兴梦一点都不“假大空”,他在洋道村所作的改造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开始阶段,也有村民嘲笑,也有家人的不理解,但他坚持了下来,并且有很清晰的事实判断。“如果我是其他村民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忧,所以我要让先参与进来的村民一个个挣到钱,他们挣钱就是最好的证明,做美丽乡村建设是有发展前景的。”
对家乡的热爱是陈利群坚持梦想的最大动力,经常能看到陈利群在朋友圈里发布洋道村变化的一点一滴,为争取到投资合作,这位农民把洋道村的产业发展思路制作成PPT模式,向外推广宣传。在采访途中,我们的摄影记者苏晓杰向陈利群提出了可以引进光伏发电的建议,他也很虚心地听取,认真地记下来打算进一步去了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如何把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乡村的振兴就会有希望。农民的现代化,决定农村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培育更多像陈利群这样去适应时代新变化的新型农民,这些能学好现代农业的生产技能,又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乡村振兴建设的先导力量。
相关链接:
新时代的奋斗者| 琼中残疾教师彭家卫扎根苗村35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