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存款30万 不知密码难继承
因接连输错密码导致银行卡被锁 九旬老汉起诉银行请求法院确认归属
昨天,95岁高龄的王老先生(右)坐在了朝阳法院的原告席上。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两年前,王先生的老伴去世,银行卡里留下了一笔30万元的存款。由于取款时输错密码,导致银行卡被锁。而银行对于这样一大笔金额的提取,要求王老先生须提供继承公证手续。王老先生只好先打官司确认解除和养子的收养关系,再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确认这笔钱及相关利息归其所有。昨日此案在朝阳法院开庭审理,法院当庭判决支持了他的诉讼请求。
忘记密码 老伴遗款取不出
昨天上午,95岁高龄的王老先生在侄子的搀扶下和律师一起到庭。老人虽然耳背,但思维清晰,声音洪亮。由于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老人在回答法官问题时用的还是法律术语。
王老先生与于老太1964年结婚,婚后没有生育,曾收养一子,后于2011年解除收养关系。2015年6月25日,于老太到被告银行开户并存款30万元。2016年1月,于老太去世后,王老先生委托侄媳妇将老伴名下银行卡内的存款取出来,由于连续三次输错密码,导致银行卡被锁死,存款无法取出。
“其实这笔钱就是我的,因为我老伴比我小一轮儿,她比我年轻嘛,我就用她的名字开了户。”王老先生解释说,他曾和老伴约定,用谁的名字开户就用谁的生日当密码,“没想到她记错了,用了我的生日,所以就阴差阳错啦。”老人说,自己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他是这笔钱的唯一继承人。
由于银行让王老先生走公证程序才能领取存款,老人只得前往公证处。因涉及已解除收养关系的养子,而又与其失联多年,公证处无法判断协议的真实性,便让老人起诉要求确认解除收养关系的协议,后法院判决于老太名下的财产继承人是王老先生。
存款较多 必须持有公证书
此后,老人再次回到公证处,又被告知需要提供相关证明原件。“原件都在法院存档了,再去开证明非常麻烦。公证处建议干脆再去法院起诉银行,省时省力还省钱。”老人的侄子说。
被告银行表示,根据该行规定,在储户死亡的情况下,其继承人可以持公证机关出具的相关证明书到网点取钱。对继承权有争议的,网点需要根据相关判决执行。“这是如何支取款项的法律规定,但其实像原告这样的老人,银行是有绿色通道的。”代理人说,对于5000元以下的小额取款,如果能够提供正确的密码,可以不用办理公证直接取款,但对于金额大的存款,必须持有公证书或是判决书。据悉,目前于老太的账户余额加上利息已有31万余元。“原告年纪较大,法院查清后,我们是同意判决的。”
有权继承 老太存款归原告
经过审理,法院当庭作出判决,于老太死亡后,在银行存款的二分之一应属原告所有,另外二分之一应作为于老太的遗产,由她的继承人继承所有。因于老太生前未对该存款立有遗嘱,按照《继承法》规定,该遗产应按法定继承处理。因于老太养子已与原告夫妇解除收养关系,养子无权继承于老太的遗产。原告作为于老太唯一的法定继承人,依法对该存款享有所有权。
判决书还指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第四十条规定,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未设公证处的地方向县、市人民法院)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构凭此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本案中,于老太死亡后,在未确定原告是否为唯一继承人时,被告银行依据规定,拒绝原告支取于老太的存款,并无明显不当。
审理此案的法官李林强宣判后表示,建议老年人在确保银行账户安全的前提下,将自己基本的资产状况告诉值得信赖的家人。同时,老年人应当摒弃守旧观念,在生前立好公证遗嘱,这不仅是对自己遗产的交代,更免除了离世后遗产可能带给亲人的诸多麻烦。
记者 颜斐 文并摄
相关链接:
王国庆: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