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亿元跨国诈骗案侦破详情今年4月4日上午,78名台湾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我国公安机关从菲律宾押解回国。此前,我国公安机关已将同案的73名大陆犯罪嫌疑人从菲律宾押解回国。这起案件中,藏身海外的犯罪团伙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对河北等多地大陆居民实施电信诈骗案件,初步核破涉及全国数百起案件,涉案金额达上亿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这起案件是河北省公安机关成功破获的该省首例跨国电信诈骗案件,并从河北省公安厅获悉了该案的侦破详情,其中凸显出当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一些特点和难点。
境外抓获百余中国嫌犯
2017年4月以来,河北连续发生多起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分子假冒政法机关干警,以受害人身份被冒用并涉嫌犯罪需要对账户内资金进行核查监管为由,诱骗受害人将银行卡内资金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而诈骗钱财,涉案金额达数十万元。
案件发生后,河北省公安厅立即组织省反诈骗中心对案件开展核查,很快分析出涉案团伙嫌疑人以及银行卡的相关信息,又成功串并全国各地案件31起,同时深挖扩线发现多个位于境外菲律宾的职业电信诈骗犯罪窝点。
河北省公安厅迅速成立了由该厅刑警总队牵头,抽调该省反诈骗中心、石家庄市公安局精干警力组成的“4·11”专案组。经过精心准备,2017年10月30日,在公安部带领下赴菲律宾开展河北首次境外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任务。
河北警方境外工作组在公安部赴菲工作组带领下,在我国驻菲使馆的指导、协助下,与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密切合作,对案件线索中所涉及的窝点位置逐一进行排查,并依照当地法律程序向法院申请搜查令,之后开展了抓捕行动。
2018年1月13日,在公安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专案组与菲律宾警方联合开展抓捕行动,成功捣毁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市和伊洛克斯省维甘市的6个境外电信诈骗窝点,一举抓获中国籍犯罪嫌疑人151名,河北警方专案组直接抓获27名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大量作案工具、电脑、录音笔、诈骗剧本、受害人信息资料等犯罪物品。
经过与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外交部、司法部、移民局、检察院、法院等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首批73名大陆籍犯罪嫌疑人于今年2月26日全部押解回国。此后,经公安部工作组、我国驻菲大使馆积极工作,菲律宾有关部门决定将78名台湾犯罪嫌疑人移交我方处理。这78名台湾犯罪嫌疑人大多数为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的头目或骨干,对于案件侦办至关重要。
境外执法存在诸多难题
在诸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中,中国籍犯罪嫌疑人自恃身处国外,有恃无恐、大肆行骗。而公安机关开展境外执法,不论是侦查摸排、证据采集,还是追缉抓捕、人员遣返,甚至是简单的文书许可,由于与本国存在语言、法律、民俗等方面的障碍,都给我赴外执法人员带来诸多难题。
“由于身处异国他乡,风俗习惯的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地理环境的陌生,加上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两国法律体系的差别,给工作组的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河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大要案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张钧带队赴菲工作,他告诉记者,工作组在菲律宾工作期间,充分利用国际警务合作渠道和社会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争取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
工作组首先对涉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窝点进行摸排,办案民警到治安条件复杂的地区和离驻地500公里以外的荒野乡村,开展化装摸排,对所有可疑线索逐一摸排。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工作组成功摸排出团伙在菲律宾犯罪窝点的具体位置,并摸清了窝点内的基本情况。
“工作组在境外执法必须完全在当地法律规定的程序及范围内进行。”张钧介绍,由于法律体系及程序规定的差异,在确定窝点后向当地申请搜查令时却遇到困难。在保证每日对窝点情况实时掌握的基础上,工作组前后同当地法院沟通数十次,提供各种材料上百份,终于在今年1月初成功取得多个窝点搜查令。
工作组发现,多个窝点在当地盘踞多年,并雇佣有安保及武装力量,为保证行动的安全顺利,我国驻菲大使馆专门协调菲方,对方派出参加过反恐作战的数十名菲律宾国家警察局特别行动队士兵,以及国家警察局、网络犯罪侦查局、移民局等相关执法部门,在马尼拉市、维甘市开展两国联合执法行动。
尽管抓捕过程充满危险,但只具有观察员身份的河北办案民警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设备,即便如此,他们也参与到行动当中。两国共150余名警力投入抓捕,连续工作40多小时。其间,河北工作组直接参与捣毁犯罪窝点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并将其押回马尼拉菲律宾国家警察局总部。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赴菲工作的石家庄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王少鹏在探查窝点过程中,因需要长时间在荒草丛中隐蔽,不幸被蚊虫叮咬并感染重度登革热,连续高烧7天。住院治疗身体稍有好转时,王少鹏就要求出院投入工作。
手段翻新事后打击困难
“这类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潜逃境外,利用境外便利条件遥控指挥境内人员疯狂作案,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损失巨大,危害十分严重。”参与上述案件侦破的石家庄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张歧岗说。
“诈骗犯罪手法频繁更新且新旧模式并存,由广泛撒网向精准诈骗演化,诈骗犯罪使用的信息技术不断升级,利用社会热点包装虚假谎言……”张歧岗告诉记者。近年来,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法和类型不断演化和升级,在诸多诈骗案件类型中,危害最为严重、诈骗金额最大的是冒充“公检法”国家机关进行的电信诈骗案件。
张歧岗介绍,这类诈骗犯罪分子自恃身处国外,精心策划陷阱,以受害人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本人信用卡被他人在某商场消费透支,同时以其身份信息涉嫌洗钱、贩毒、走私违禁品等违法活动,一步步诱骗、恐吓受害人深信不疑、不能自拔,最终将其钱款转至犯罪分子所谓的“安全账户”。
由于此类案件的犯罪分子均是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且手机信息显示的来电号码、银行开户的个人信息也均为篡改、伪造和冒用他人,隐蔽性极强,不仅使受害群众财产损失惨重,而且严重损害国家政府机关的形象。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向记者坦言,目前大量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生在国外,涉案所用服务器和各种诈骗行为实施在国外,这给案件侦破和打击犯罪带来很大难度。
“电信诈骗团伙分工非常细,有专业化的流程,有专门设计网站的、专门实施诈骗的、专门团队取款的,每个环节都分得很细。”周光权说,现在相关部门对电信诈骗的事后打击有很大威慑力,但是难度很大。
在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周世虹看来,正是由于电信诈骗在跨区性、专业性、涉众性上具有明显的特点,给办案机关的调查取证等工作带来困难。“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发案总量居高不下,空间跨度持续扩大,作案手段转型升级,专业分工不断细化,防范、遏制此类犯罪的压倒性态势尚未形成。”周世虹说。
电信诈骗案发后,受害人最关心的就是止损追赃,而这方面的难度更大。“被害人很在乎被骗财物能否追回,但对境外犯罪来说,追赃的难度更大。”周光权说。
提升技术手段加强防范
河北省公安厅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该省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004起,同比上升33.7%;发案同比下降4.1%,群众被骗金额同比下降11.9%。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河北公安机关的重拳打击,更在于加强电信网络诈骗预防,加大相关宣传防范工作,成功阻断电信诈骗案件及涉案资金。
截至2017年初,河北省和全省11个设区市反诈骗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公安、银行、通信等部门全力开展诈骗电话的快速拦截、涉案资金的紧急止付以及重大案件的研判串并工作。2017年,河北省、市反诈骗中心共紧急止付涉案金额1.65亿元,预警阻止案件23728起,封停涉案电话4563个,成效显著。
在周世虹看来,反电诈中心是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重要支撑,打击电信诈骗,尤其想要尽快止损追赃,必须对电信诈骗早预防、早发现、早打击,除了反电诈中心多部门联席工作机制,更有赖于技术手段的提升。
周世虹建议,工信部门要持续优化完善电话诈骗预警系统,公安机关也应当建立健全对预警线索处置机制;金融监管部门要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及时监测发现和处置冒名开卡、批量开卡、“养卡”等违规违法行为,不断强化源头管理和过程控制能力。
在提升技术手段打击防治电信诈骗方面,周光权特别强调,大的互联网公司要承担起相应责任,这不仅是其应尽的社会职责,也是法定义务。
“工信部门、相关行政管控部门要与网络公司和技术部门合作,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要和外交、司法等部门通力合作,减少和控制电信诈骗犯罪。”周光权说。(记者 周宵鹏)
相关链接:
伪造病历骗保逾50万元 云南施甸破获一起保险诈骗案
山东警方破获“1·19”网络赌博诈骗案
警方侦破特大跨省“碰瓷”诈骗案 6年造430起事故
最高检: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坚持“三个一律”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