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 (王子侯)今日,农业农村部就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魏百刚在会上表示,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904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26元,实际增长6.8%,延续了“双增长”的势头,实现了“开门红”。
魏百刚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实现开局良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种养业生产形势较好。春耕生产平稳开局,夏粮面积稳定在4亿亩以上,长势与常年相当。春耕备耕有序推进,春季生产机具累计投入1400多万台(套),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供应保障充足。当前全国已播农作物超过3亿亩,完成意向种植面积超过20%。养殖业生产稳中有增。一季度生猪出栏2亿头,同比增长1.9%,猪肉产量154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1%;牛羊禽肉产量7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水产品总产量1248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从种植业结构来看,据农业农村部意向调查,现库存较大的稻谷和玉米种植面积都有所调减,其中水稻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市场供需缺口大的优质小麦、高蛋白大豆、杂粮杂豆、优质饲草等面积有所增加。从养殖业结构来看,生猪养殖布局加快优化,南方水网地区已累计调减存栏2300万头,产能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趋势明显,温氏、大北农、牧原等大型养殖企业已在东北玉米产区落地。渔业减量增效积极推进,海洋捕捞产量同比下降1.6%,渔业资源利用强度有所降低。
农业绿色发展势头良好。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3%。新认证绿色农产品4504个,有机农产品1618个, “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超过12万个。去年我们启动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今年继续有序推进,已经部署完成100个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150个绿色防控试点县、200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150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这些试点县的工作正在有力地推进,化肥农药利用率和减量增效水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水平都在进一步提高。
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以上;食用农产品加工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37,同比提高4.5个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速较快,一季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0%左右。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网上零售额452.7亿元,同比增长38.8%。农村创业创新积极推进,各地大力发展新农民新技术,建立了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园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在城市有作为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创新。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返乡创业人员达到了740万人,现在有一种说法叫“逆城镇化”的现象。
农业投资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900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6.7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22.2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高14.2个百分点。
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09.5,同比高2.03个点。其中,玉米和小麦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5%、3.8%,稻谷价格基本持平;蔬菜和水果价格先涨后降,同比仍然分别上涨1.7%和1.6%;猪肉价格受市场供给宽松影响跌幅较大,其他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价格都有所上涨。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26元,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与GDP增速保持同步,第一季度国家GDP增长也是6.8%,我们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1.1个百分点。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达到1.74亿人,同比增长1.1%;月均收入达到3736元,同比增长7.3%,这延续了务工总量和工资收入双增势头。
“总的来看,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为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起步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受国际市场变化和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保持这样好的势头。”魏百刚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创设,以“五推进、一加强”来实现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相关链接:
农业农村部:我国农村地区线下消费手机支付比例已达47.1%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