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亩产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左右的人口未解决温饱……建省前的海南是我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30年砥砺奋进,实现了从人民群众基本温饱尚未解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大跨越。5年来,减少贫困人口61.7万,贫困发生率由12.3%降至1.5%。
聚焦短板化解民生痛点
走进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进村,绿树掩映下,48栋黎族风格的“船型屋”楼房引人注目。八年前的什进村还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槟榔木床茅草房,三块石头支口锅”,是这个黎村的贫困写照。
为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海南历时18年彻底消除茅草房,又于2009年启动农村危房改造,截至去年共完成改造26.3万户,惠及百万农民。
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迅速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195米的大桥通向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堑对村,农民劳作、孩子上学遇到大雨不再靠船出行;临高县道德老村修起环村硬化道、建设雨污分流管网,“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成为历史。
扶贫必扶智。山峦环抱的王下乡是海南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在过去,乡里孩子考上高中是件稀罕事。2006年,昌江黎族自治县将这个乡的初中生全部迁至县城就读。教育扶贫移民学子韩如雪大学毕业后回到王下乡政府工作。她说:“没有教育扶贫移民我不可能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是为了汲取知识,回归家乡希望帮乡亲们尽快脱贫。”
昌江的经验在全省推广,海南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累计投入近14亿元,建设24所思源实校、14所教育扶贫移民学校,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了5.5万个学位。目前,海南已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子全程扶持体系。
针对因病致贫“硬骨头”,各地不断完善健康扶贫体系。琼中构筑起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医疗补充商业保险救助、贫困户人口救助专项资金组成的“六道防线”;五指山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互联网+健康管理”远程平台,促进医疗资源贯通。
夯实产业打通“造血动脉”
莽莽胶林中,鸡群自由栖息。在儋州市雅星镇飞巴村,村民老符一早来到自家橡胶地喂鸡。“妻子长年患病、三个孩子上学,过去一家人只能靠种点橡胶维持生计。”老符2016年开始养鸡,当年就摘了贫困帽。
为破解种养小散弱问题,海南着力提升产业扶贫规模化组织化程度。2017年,海南投入农业产业扶贫资金12.42亿元,同比增长60%,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达87%。
长期以来,扶贫项目同质化制约着脱贫增收步伐。对此,海南各市县立足本地资源力求特色化发展。琼中森林资源丰富,花源植物多、花期长,养蜂被打造成扶贫优势产业;渔业大县临高拥有亚洲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贫困户与养殖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享发展红利。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海南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330个省定点扶贫单位定点帮扶323个贫困村,“百企帮百村”行动推动270对村企结对帮扶。
在脱贫攻坚一线,1200多名驻村干部成为脱贫“领头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五星村党总支书记黄丽萍等11名党员成立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户抱团发展。通过发展芒果等产业,107户贫困户一年内全部脱贫。
着眼长远促进“增绿”增收
森林覆盖率高达62%、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海南是生态“优等生”。然而,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又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五指山、保亭、白沙、琼中均坐落于此。
2014年起,海南对上述4个市县全面取消GDP考核。不比GDP了,如何拼发展、促脱贫?琼中县委书记孙喆说:“比GDP比的是发展速度,不比GDP考的是发展思路。”
如今,海南贫困市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海南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逐年增加生态补偿资金规模,去年共安排生态补偿资金30.49亿元。全省设立护林员岗位6419个,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上岗。
林下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引擎。五指山、保亭、白沙、琼中等市县扶持贫困户在林下种植益智、雪茄、秀珍菇,仅益智种植面积就达3万余亩,带动2.6万人脱贫。
海南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已建成40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到2020年,海南将建成1000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全域旅游点、线、面格局的重要载体。
2017年,海南5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收入增速位居前五位,五指山、白沙、保亭、琼中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首次破万元。海南省扶贫办主任孟励说,海南将用改革发展的办法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今年实现5个国家级贫困县整体脱贫摘帽。
相关链接:
聚焦乡村文化建设 海南爱心企业为学校捐赠图书400余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