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网站)福州4月24日电(记者 巩帅 杨佩颖)22日上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如期召开,峰会选址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议中心。未来网记者发现,在会场大门正对面不算太远的地方,伫立着“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的拱门”。
图为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会徽。未来网记者 巩帅 摄
图为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会场对面,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未来网记者 巩帅 摄
中国的自贸区设立被视为开放、自由、引入发展新动能。数字中国,正是新动能的培育和应用。二者交相辉映,生机勃勃。如果说有不同之处,还在于模式与核心技术的不同侧重。自贸区是模式创新,数字赋能更看重核心技术。
马云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的一席话谈到了这一点。他说,“中国需要一大批超越BAT的大公司。真正的大企业不是规模有多大,而是掌握了核心技术。掌握核心技术也是大企业当仁不让的责任,大公司未来要争夺在技术领域的创新,要做数字工匠。”
马化腾在论坛的演讲中也谈到,数字化技术需要“站上来”。“中国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科技这块‘骨头’足够硬,我们才有机会站起来,与国际巨头平等对话。”
有关“中国芯”,不出所料地成为峰会讨论焦点。就在当天,微信朋友圈仍然转发着中兴和“中国芯”的各类观点,甚至被网友编成了段子。一篇大意为“国产芯片的一段往事”被网民一边高呼“深度好文”一边“流泪”刷屏。
图为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览会,华为展示自主研发芯片。未来网记者 巩帅 摄
中国产不出芯片吗?
“中国为什么连个芯片都生产不出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展览会上,未来网记者在采访华为产品经理罗强时,前来参观展览的福州市民张先生抱着孩子在一旁插话问到。
这一问题立马引起身旁的人围观,大家都在等待着答案。看得出来,这是人们内心共同的疑问。人群中还有人问到:“如果美国不出口苹果手机了,中国人还能用上手机吗?”
记者采访的地点是华为展区。在产品经理罗强身旁展示的,是华为自主研发的功能各异的手机芯片。演示台上,一束束激光陆续打在六块芯片,芯片的全息影像展现开来,极具科技感。演示台前写着几个大字:创新从“芯”开始。
罗强斩钉截地铁地回答了张先生的疑问,“中国有能力生产芯片,也完全有能力制造出自己的手机。只是很少有哪个国家手机是百分之百自己制造的,比如一些零件,外包做更划算。”
显然,生产芯片对当今中国来说算不得难事,人们对“中国芯”的理解还存在诸多误会。
工信部最新消息,2013-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年复合增值率为21%,约是同期全球增速的5倍左右,我国以芯片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具有强劲发展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整个的芯片产业近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越来越接近于市场的第一梯队,特别是在芯片设计方面,产业规模取得了快速的扩大,已经渗透到我们从人民生活,到了工业领域,到我们未来的一些人工智能,到智能汽车等等多个领域,都已经在采用国产的芯片在支撑他们这些产业的发展。
华为产品经理罗强告诉未来网记者,华为从一开始就以自己的技术为本。不过华为最早也是跟着别人学,与美国合作,瞄准业界的标杆,去跟他们学习如何管理,如何制造,联合推出产品。但到后来随着发展,华为逐渐摆脱了原有的模式,生产出的产品追平美国产品,甚至某些功能还比美国产品强大,从此进入第一梯队,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从罗强的表述中可以得知,华为实现弯道超车,走的是先并购,后研发的道路。并购一家比较成熟的芯片企业,而后不断完善,推出自己的东西。“我们手机上的麒麟芯片在应用上没有任何问题。”
华为的技术储备对当今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具有借鉴意义:每年的研发推入很高,规定每年收入的百分之十几投入到研发里去。
如今,华为在软件知识产权上,软件开发设计上,包括安卓系统上,知识产权越来越多,也就有了在新闻中所见到的华为反过来告三星、苹果对我们知识产权侵权。
华为还是以技术创新为本,然后创新产品。但是华为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要自己生产。有些零部件国外是没办法切段供货的,一旦切段对他们自己将是毁灭打击,因此这种零部件华为就不用自己生产了。
“必须承认,国产的某些地方的芯片比因特尔的性能差很多,但至少我们能制造,会制造,要给我们的企业成长时间。”罗强补充道。
图为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览会上,孩子体验自主研发的虚拟现实系统。未来网记者 巩帅 摄
凝聚共识 核心技术当有核心地位
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习总书记始终对掌握核心技术高度重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明确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强调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核心技术必须拥有核心地位”成为共识。
22日,国家外专局专家、实界纪元创始人邓中恒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览会上发布了“高效VR展示销售工具”,用这套高效工具可以达到远距离直接体感沉浸式的感觉,所有的商品销售不受时间、地点、国界的限制。让全世界的人可以从一公里或一万公里外进入到虚拟店,亲身体验商品。
邓中恒说,自己的这套技术比市面上的先进2—3代,更重要的是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是掌握了核心技术才做了这个发布,有了商业运用的实际案例,今后要普遍推广。”
邓中恒自嘲道,“身为一个理工男,一辈子从事科技工作。核心技术掌握别无他法,只有撸起袖子踏踏实实地干,买是买不来的,必须自己干。”
他说,“这个世界进步越来越快,每一代的科技被颠覆也越来越快,在掌握核心技术面前,我们必须立刻醒过来,用力往前走。”
“马云所说的是对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群海归拼命也要把所掌握的知识做出产品,为国家的民众,国家的商业出力。”
在23日举行的大数据分论坛上,维信诺公司总裁张德强在圆桌论坛环节富有激情地谈到,“核心技术可以用大数据,用数据的力量,有时候可以省去几十年的追赶时间。”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叶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数字经济,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更多的是商业模式。在核心技术上有投入,但投入还是不足的。我们作为一个技术公司,我们想今后还是要在这上面更多投入。我们也要适度掌握产业链,整个价值链各方面的核心技术。
“中国芯”跳,世界脉搏
刊载于新华网的一篇文章记录了中国首枚32位微处理器(CPU)芯片“方舟-1”问世经过。有关专家评价指出,“方舟-1”的诞生是我国微电子与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突破,它将结束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
那是2001年的夏天,技术人员宣布“芯跳了”的那一刻,穿越时空到今天,仍感受得到当时激动的心情。今天,科技以爆发式增长的姿态在路上狂奔,“中国芯”必须适应新时代,不仅要跳起来,更要跳得强劲,有力。
“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我们的芯片受制于人,如何改变状况是数字中国的关键问题。
邓中翰表示,在各种芯片的竞争中,要保持一定的利润率,中国自己的芯片税收比进口的税收还贵,在价格上相比进口的芯片没有竞争力,导致很多企业的利润率不够,希望国家能够推动国产芯片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扶持。
在自主创新层面,是艰难的,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希望我们继续寻找在哪些地方可以给集成电路、芯片产业有哪些政策。扶持自主创新的企业,将研发费用算到成本里,税收可能会接近国际标准。在吸引搞核心技术创新的人才方面要有政策。
有了核心技术就有了话语权。维信诺公司总裁张德强向记者表示,“我们的中国屏幕制造绝对有国际话语权,尤其是OLED,国际标准都是咱们定的。”
夺得标准制定权,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最大好处之一。但通常要经历从模仿跟跑,到并跑,再到超越领跑的阶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集成电路被放在首位,业内对此颇有期待。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诸多议题都绕不开核心技术之困。不过用展览会上一位大学生创业者的话来说,“这里是中国,我们不需要等待那么多年。”
是危机也是机遇,不妨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为契机,鼓舞中国芯跳的同时更指向未来,把握世界脉搏。
相关链接: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向公众开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