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24日午夜一场暴雨结束了长久以来的干旱天气,海口进入雨季。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生态理念为指导,海口完成“海绵化”改造的河段和地段经过连续6天雨水考验,调蓄作用明显。
29日傍晚,尽管雨下个不停,海口东西湖湖面通透、开阔,湖水仍未漫过亲水栈道。种满水草的浮岛随水位升高,雨中摇曳生姿。在湖边住了几十年的市民董蕾说,如今最闹心的“水脏”问题已经解决,就等着大雨和潮水来检验是否“内涝”。“这些问题都很难解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但生态理念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董蕾表示。
在大同沟,沿着护堤往下看,河水刚刚盖住栈道,水生美人蕉鲜艳的花朵露出水面,河床里的大石块已经没顶,但水质看上去良好。数十年来,雨水和潮水一起上涨时,下游龙昆沟的水往往倒灌入上游大同沟。此次海口水体治理采取了“时间换空间”的创新办法,将两沟之间用闸门截断,雨天大同沟仅承担自身流域的“蓄”“滞”功能,龙昆沟则承担其流域的排涝功能。待洪水或潮水退去,才开闸放大同沟多余的水进下游入海。
受弱冷空气和低空切变共同影响,4月24日8时至29日18时,海口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129.2毫米,市区平均雨量73.1毫米,有38个自动站累积雨量超过100毫米,3个自动站累积雨量超过200毫米。为了保障“水安全”,海口在践行生态理念治理美舍河、东西湖、大同沟等水体时,充分运用“海绵城市”六大要素——渗、滞、蓄、净、用、排。如降低水位,改造硬质驳岸为水草丰美的缓坡,使雨水能顺势经植物等过滤尽快排放。雨季到来前夕,海口市委、市政府全方位部署,又开闸将库、湖、河、沟腾出了一定空间。
6天来,单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25日至26日。据了解,26日2时至19时,海口市区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美兰区白沙街道市七中,为65.1毫米,但此次降雨并未导致积水影响。
美舍河畔的七中校门口处于周边相对低洼、雨水汇集之地。该校校长王梅南说,以前市区下大雨,七中门前必定涝,“感谢市委、市政府的科学治水,26日大雨没有积水。”
解决七中门口内涝的秘诀,正是美舍河畔宣传展板上的“海绵”二字,过往的师生、市民不时驻足观看,“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晴天不脏臭,雨天不内涝”,是市民对“水安全”的基本需求。在艰巨的治水道路上,海口一边细心摸索,一边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系统全面、协同联动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链接:
海口:举全市之力抓好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