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月初北京“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磋商后,5月15日至19日,中美经贸代表团聚首华盛顿,进行“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的磋商。短短半个月内,中美对话渐入佳境。
当地时间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多位长期关注中美关系的专家认为,从对抗到对话,再到此次签署联合声明,达成一系列机制性安排,中美经贸合作迈出重要步伐,此次磋商将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的历史性事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向而行,磋商“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
本月3日至4日,中美经贸代表团在北京举行过一轮磋商。应美国政府邀请,此番转场再谈,中方派出由习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领衔的高级别代表团。
刘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次中美经贸磋商的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这是一次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的访问,双方就发展积极健康的中美经贸关系达成许多共识。”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也对记者表示,美中两国已就框架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停打贸易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告诉新华社记者,从北京磋商的“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到华盛顿磋商的“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显而易见,两国的共同努力已经起了“化学反应”,成功避免了双输。
“中美双方能在短期内再次坐下来谈,说明两国都对深入沟通抱有相当大的诚意和期待,”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战略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说,“谈判,无论结果如何,都比单纯对抗成本低、获利多。应该说,中美经贸磋商正渐入佳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方代表团访美,不仅与美方谈判代表对话,还与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内的非直接参与磋商的中美关系重要人士广泛接触。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7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刘鹤。
“这些直接谈判以外的活动意义耐人寻味,”李永说,“体现了中美双方对此次磋商的高度重视。”
专家认为,中美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并达成重要共识,是双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的成果,来之不易,这也表明,中美双方完全有能力通过对话磋商而非对抗中伤来弥合分歧。
合则两利,中美相互扩大开放才是正道
此轮中美经贸磋商,最大看点是双方签署了联合声明。
中美双方将在能源、农产品、医疗、高科技产品、金融等领域加强贸易合作,并将继续加强相互投资和深化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合作。
“应该看到,中方扩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首先符合中国自身利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说,以天然气为例,去年冬季我国部分地区遭遇气荒,一大因素是我国自有产能难以满足百姓需求。
他认为,在新旧动能转换期,中国扩大从美国的能源和农产品等进口,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美方削减贸易赤字,夯实中美两国天然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联合声明,此次中美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认为,化解美中贸易逆差,加强沟通十分重要。美国应更全面、历史地看待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背景根源以及双方为缩小贸易不平衡做出的共同努力。在中国扩大进口的同时,美国也应更具信心地放宽出口管制,为彼此直接投资和市场准入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沟通互信,构建新型大国经贸关系的密钥
此次中方代表团访美磋商,无疑迈出了化解中美经贸摩擦的历史性一步。但也要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两国经贸关系多年来的结构性问题仍需要时间。
由200多家美国大型企业首席执行官组成的“商业圆桌会议”对美中两国政府诚心谈判感到鼓舞,希望两国延续良好磋商势头,促进达成更多互利共赢的共识。
“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无人能挡,面对未来两国关系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新曲折新矛盾,我们要冷静看待,坚持对话,妥善处理。”刘鹤对媒体如此表示。
“此次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进一步释放了中美经贸关系向好的信号。”宋国友说,“从较高的政府工作层面维护良性中美关系,加强整体对话协商,对于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合作共赢,让各方对未来中美深化经贸合作以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充满期待。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傅强恩认为,尽管一两次磋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只要把短期的成功磋商与确立解决两国结构性问题的可信程序结合起来,会让外界对两国关系良性发展增加信心和信任。
“全球化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美作为重要大国,有维持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义务。”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说,中美通过加强对话沟通,进一步深化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必将给两国乃至全世界带来更多机遇。(记者刘红霞、于佳欣、高攀、张辛欣、申铖)
相关链接:
美媒称中美已就解决中兴问题达成一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