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的质量安全水平正在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要迈上新台阶,就要进一步完善中高端产业链,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力争3年内显著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品质、竞争力和美誉度”。近日,国务院从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强化金融保险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措施。这也是继《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后,国家层面对奶业发展的再一次集中发力。
10年前,牛奶品牌的质量事件伤害了消费者的心,但也成为痛定思痛、彻底改革的开始。10年来,全行业壮士断腕、整顿振兴的决心和行动有目共睹。如果去牧场和奶农们攀谈一番,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奶业的质量安全水平正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在显著提高,奶业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奶业法规和政策体系正日趋完善,产量稳居全球第三,奶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中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站稳脚跟之后,要迈上新台阶,就要进一步完善中高端产业链,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2008年到2015年,我国乳制品新增消费中,八成是进口。可喜的是,10年严格质量监管之后,信心在慢慢重拾,行业增速也迎来回升,尤其是“史上最严”配方奶粉注册新政推出后,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面对国际竞争,我们不但没有关上大门,反而勇敢迎接压力,逼迫自己获得成长。奶业振兴,正是因为做到了最严,才创造了最好的可能,这是重振信心的基础。此次国家专门提出“品质、竞争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的时间表,可以理解为加速重建中国奶业品牌信心的强心剂。
“风吹草低见牛羊”。餐桌的安全,离不开牧场的质量。今天看来,国内大小牧场甚至家庭牧场,都装上了可视化的监测设备。牧场喂料挤奶,奶企远程可视,彼此放心,也让消费者安心。从更大层面看,为了餐桌上一杯健康的高品质牛奶,不仅有奶业自身革新,也有整个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几年前,农业部开始调整“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重点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让“粮仓”变成“奶罐”,为乳制品消费升级“喂好料”。乡村兴则奶业兴,农业强则品质强,中央推动“三农”系统性改革升级,是提升中国乳品整体品质的根本保障。
与国内消费者一样,今天的中国奶农、奶企也面对着全球市场。相比国外的牧场,国内规模化牧场种植牧草、采购饲料、劳动用工等成本都偏高,这也导致近几年国内原奶生产成本频频与进口价倒挂。规模化发展是奶业不变的方向,对于很多中小牧场而言,无论引进良种还是提升信息化水平,都离不开金融之水浇灌。最近几年,部分央企开发和设计的“原奶价格指数保险”等产品,在一些地方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而中央特别提出“强化金融保险”,正是鼓励用市场的手段去化解这个问题。
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间,奶业在中国仍然会是朝阳产业。十年一瞬,食品安全重拾信心,做强做优呼之欲出。不依靠别人,把优质奶捧在自己手里,中国奶业所肩负的使命,也是所有中国人的期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