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本号镇芭蕉村原驻村第一书记肖海亮党建扶贫一起抓
让贫困村摘“穷帽”换新貌
肖海亮(左)在陵水本号镇芭蕉村一贫困户的茄子地里查看茄子长势。通讯员黄叶华摄
第一天进村入户调查因被当成坏人而被村里的狗追着满村跑,第一次边看电视边做学习笔记,第一次心里牵挂这么多人的吃饱穿暖家长里短,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当成是可以依靠的“贴心人”……
当2015年7月成为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芭蕉村驻村第一书记后,省高院法官助理肖海亮经历了很多个“第一次”。同时,肖海亮共帮助40户贫困户成功脱贫,帮助芭蕉村申请修建一座拦水坝项目、修建6公里环村路、安装300盏路灯、帮助66户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
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数字背后,都凝聚着肖海亮的不懈努力,也见证着青年党员在为党的扶贫事业奋斗过程中的党性锤炼。
精准扶贫
贫困村摘掉贫困帽
从繁华的都市来到气候炎热缺水少电、条件艰苦的落后小山村,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肖海亮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第一天,就骑着自行车,一个人走村入户做起了调查。“因为村民不认识他,以为他是拐卖小孩的人贩子,所以他来的第一天还被村民放狗追过。”贫困户王英文回忆说。
经过挨家挨户入户调查,肖海亮很快对芭蕉村91户贫困户、17户低保户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了然于胸。
熟悉情况后,肖海亮就开始学习怎么帮村民脱贫致富,帮芭蕉村发展项目。肖海亮说:“有人建议可以多看看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说里面有些内容值得学习。”
于是,肖海亮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把《马向阳下乡记》前前后后看了不下五遍。“第一次那么认真地看电视剧,看完后记了满满一大本笔记,觉得还是挺有收获的。”肖海亮说。
为了干好农村工作,肖海亮不断加强“三农”知识学习。针对贫困户普遍存在的农业生产资金短缺、劳动力匮乏、缺乏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等问题,肖海亮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结合每个贫困户家庭的具体情况,为他们量身制定了个性化脱贫方案。
今年5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本号镇芭蕉村老海村民小组,见到了刚从外面放羊回来的林友亲。提起肖海亮, 64岁的林友亲赞不绝口:“真是一个好人,因为我年纪大了搞不了农业生产,他就帮我申请买羊仔发展养殖业。现在我家里已经有35只羊、9头牛,还有一片鱼塘,这些羊和牛我都不会卖,我要扩大养殖规模,努力致富报答党的恩情!”
在产业帮扶方面,肖海亮帮助芭蕉村组建了陵水蕉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帮助筹建了黑猪养殖场、山鸡养殖等。为解决芭蕉村农业灌溉用水紧张问题,肖海亮通过派出单位省高院的协调,将芭蕉村年久失修的苦老爹拦水坝进行翻修,完工后将使芭蕉村近一半农户约250亩农田受益。
在芭蕉村“两委”和肖海亮的努力下,芭蕉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除一户因未完成危房改造未脱贫外,其余贫困户均已脱贫,芭蕉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规范村党支部建设
以党建带扶贫
据了解,芭蕉村共有党员32人,预备党员4人,入党积极分子8人。如何发挥这些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是肖海亮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他的提议下,芭蕉村党支部决定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定为芭蕉村的“党员活动日”。
为了让党课学习有意义、有成效,肖海亮都提前把每一期“党员活动日”要学习的资料编辑整理好。在肖海亮的带领下,芭蕉村党支部先后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
“每次党课学习时,肖书记还要求我们每位党员谈学习体会,谈工作感想。”芭蕉村党员干部卓玉琼说。
“扶贫工作需要国家的扶贫政策,也需要贫困户的脱贫愿望,更需要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肖海亮说。为此,他开启了一名党员帮扶一户贫困户的“一对一”帮扶模式。
因地制宜
打造美丽乡村典范
芭蕉村是典型的黎族村落,沿吊罗山脉分支山脚分布,气候宜人,山林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每年春节前后,漫山遍野木棉花开,景色甚是醉人。”谈起芭蕉村独特的优美风景,肖海亮充满自豪地说。
完善芭蕉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实施村道硬化、绿化、亮化,打造特色观光路,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山林经济,刚刚到任的肖海亮就定下一个目标:把芭蕉村打造成为陵水美丽乡村典范。
肖海亮利用陵水开展“美丽陵水清洁乡村”活动契机,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把芭蕉村公共区域、村道两旁、水沟地头积存多年的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昔日垃圾遍地,蚊蝇乱飞的芭蕉村焕然一新。
2017年3月,肖海亮挂职期满。在离开芭蕉村前,肖海亮与村“两委”干部商量,共同制定了《芭蕉村美丽乡村(2017—2019)三年规划》。
“虽然我人离开了,但我的心还时常牵挂着芭蕉村的老老小小,希望这个美丽乡村三年规划能够顺利实施,也希望芭蕉村能够成为美丽乡村典范。”肖海亮说。
如今,肖海亮给芭蕉村留下的这份美丽乡村三年规划,正被省高院派出的芭蕉村驻村第一书记翁业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走近今天的芭蕉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村道两旁清水缓缓流淌的灌溉渠、村道上一盏盏白色的路灯、村民家门口放置的一个个带有“清洁家园美丽芭蕉”字样的垃圾桶、一栋栋危房改造后崭新靓丽的房屋,《芭蕉村美丽乡村三年规划》正在从图纸一点点变为现实。
相关链接:
海南陵水“因村选人” 充实一线扶贫干部力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