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后安镇安坡村贫困户林海雄:
“打造海鸭品牌,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林海雄和他的“鸭宝宝”。本报记者袁宇 通讯员陈燕清摄
“现在有3600只海鸭可以出栏了,卖掉这批鸭子我就能增添鸭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6月15日下午,雨过天晴,万宁市后安镇安坡村贫困户林海雄蹬上靴子,迫不及待地来到位于海边的海鸭养殖场为海鸭投食。
给海鸭投食,林海雄熟门熟路。只见他口中不断地呼号着,手配合声音撒出饵食,鸭群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啄食着。
聊起海鸭养殖技术,林海雄打开了话匣子,“从海鸭的饲养技术到疾病防治,我请教了很多人,下了很大功夫学,还有每期的电视扶贫夜校,我们夫妻俩次次都不落下,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除了日常的饲料,夏收之后的水稻田,稻穗、田螺、小鱼小虾,都是鸭子的美食。”林海雄说,为了利用起靠海的环境优势,他把养殖场设在海边,“这样的条件下养出的海鸭味道鲜美、肉质绵密且营养丰富,现在我养的海鸭已经卖到了海口、乐东、三亚等地,客商评价都很高。”
今年53岁的林海雄是万宁市后安镇安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被列入贫困户之前,林海雄一家靠织渔网打零工为生。
“织渔网一天只能赚十几块钱,有时孩子为了想买几角钱的糖果在地上闹着打滚,我都没钱买。”回忆过去,林海雄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坚定了,“我一定要把海鸭养好,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2017年,林海雄家被正式列入帮扶贫困户。在镇、村有关负责人以及帮扶责任单位的帮助下,当年5月,林海雄加入了万宁安绿后安海鸭养殖专业合作社,从合作社拿到了1700只鸭苗。两个月后,养成的鸭子被合作社回收,林海雄赚到了自己养殖海鸭的“第一桶金”。
“合作社回收一只鸭子我能赚到4元钱的利润,那一次我就赚了6800元。”尝到了“甜头”的林海雄干劲更足,他开始尝试利用自己给合作社养殖海鸭的经验,“自己买鸭苗自己养自己卖”。借助扶贫政策的支持以及向亲戚朋友借钱,林海雄进了首批5000只鸭苗,办起了海鸭养殖场。
“后来陆陆续续又进了近3万只鸭苗。鸭苗期要先在鸭棚里饲养约20天,避免让鸭苗和大鸭混居时被挤伤。”不断地努力下,林海雄饲养海鸭的技术日渐成熟。
“养鸭很辛苦,基本上天天都要在养鸭场看护。”林海雄笑着表示,辛苦是值得的,“海鸭约60天就可以出栏,一只鸭子按市价销售一般能赚6元钱。靠着这些‘鸭宝宝’,我今年底就可以摘下‘贫帽’啦。”
傍晚时分,看着吃饱了的鸭群,林海雄脸上尽是笑意:“我想打造自己的海鸭品牌,拓宽销路,做大规模,把海鸭卖到内地去,最好能带动其他贫困户参与,和我一起脱贫致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