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行“互联网+社会救助”服务体系惠及困难群众
救助资金信息化发放 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
近日,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桥东村的低保户王萍(化名)前往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了尿毒症治疗。一天下来,王萍的治疗费用总计479元,借助省民政厅在全省建立的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王萍当天就获得了新农合报销383.2元、大病医保47.9元、民政医疗救助金33.5元,她的自付费用仅14.3元。无需先支付费用再申请救助,缓解了王萍垫付医疗资金的压力。
这是全省民政系统推行“互联网+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记者获悉,省民政厅近日对全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了升级,建立起涵盖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等多项救助业务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社会救助管理与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救助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社会救助更规范
救助办理全程“留痕”“可追溯”
我省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重点救助对象达26.1万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年救助60万人次,社会救助任务繁重。
“依靠手工计算保障人数、支出资金的传统手段已无法满足救助业务的发展,也无法实现对社会救助的有效监管。”省民政厅救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行信息化管理前,“错保”“漏保”“重复救助”“冒领救助金”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群众对社会救助服务的满意度。
对此,省民政厅研发了全省上下贯通使用、数据及时更新的社会救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多项救助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依托信息平台对救助对象身份认定、救助金计算等各环节做了统一要求,简化了审核、审批程序,推动了各项救助工作规范开展。同时,救助办理全程“留痕”“可追溯”,有效提升了救助监管能力。
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低保、特困等救助金的信息化发放。省民政厅救助局负责人介绍,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和省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省民政厅每月统一将全省低保、特困等救助金发放台账发送到省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发放系统,财政部门不再受理民政部门从其他渠道报送的资金发放信息,真正做到了“一门出数据、一门分资金和一门发放资金”。目前,每月10日前全省低保和特困人员都能及时领到保障金。
在便民方面,为缓解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提供便捷的医疗救助服务,省民政厅还在全省建立了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院住院时,可直接享受医疗救助。
社会救助更精准
加大社会救助家庭资产信息核查
近期,凭借省民政厅建立的跨部门、多层次的信息核对平台,我省一批不符合低保资格的人员被取消了低保资格。大数据平台的运用,让救助资金真正用在了刀刃上,社会救助更精准、更公平。
“伴随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就业渠道、收入来源不断拓宽,家庭财产构成日趋复杂,原有的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对社会救助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作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省民政厅救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豪车吃低保”等事件暴露出传统核查手段和方法的不足,引发了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质疑,也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为精准认定救助对象,省民政厅创新救助管理手段,与14个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实现全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多部门快速核查。
目前,信息核对平台已成功接入了省人社厅、工商局等12家单位信息,社保、车辆、存款、公积金等20多项资产信息全部纳入核对,全省各市县各项救助业务均可通过省民政厅的信息核对平台统一进行核对。在获得社会救助家庭成员的授权下,民政部门通过信息核对平台向相关部门发送核对请求,几分钟内各部门核对结果相继返回,并在平台中自动生成核对报告,核对效率大幅提升。
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省民政厅共核对申请及已获得社会救助对象17.4万人次,预警总条数3.2万条。
相关链接:
海南一男子身患先心病 手术费用高昂盼社会救助
救济急难贫病情暖贫困群众 海口秀英织密社会救助保障网
海南大学一研究生筹款救肝硬化晚期父亲 盼社会救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