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7月20日消息(记者钟圆圆)夏季蚊虫活跃,登革热再次迎来高发季节。海南省疾控中心提醒民众无需恐慌,登革热只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孳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措施。
海口网(微信号:haikouwang2013)从海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登革病毒是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据了解,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和皮疹。部分病人会出现喉咙痛、咽痛和眼结膜充血,厌食、恶心和呕吐也是常见症状。如果被蚊虫叮咬后,患上登革热的患者身体可能在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且持续一周不退;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出现不高出皮肤的麻疹样皮疹和出血性皮疹。如有市民出现以上症状,需十分警惕,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暑期恰逢旅行高峰,出境游也深受大家欢迎,海南省疾控中心提醒,近期东南亚等国登革热已进入流行期,大家旅行前应了解旅行目的地的登革热疫情相关情况,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和技能,可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进行专业咨询。旅行期间,如果到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区,要做好个人防蚊措施,建议穿长袖上衣和长裤,使用防蚊驱避剂涂抹皮肤裸露处,住宿有空调的宾馆酒店或睡觉时使用蚊帐等。旅行期间要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同时伴有头痛、眼眶痛、皮疹等其他表现时,应当立即就医;如被怀疑为传染性疾病时,应取消或中止旅行。旅行归来,应继续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般应自我观察2—3周,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
应对登革热,防蚊灭蚊成为关键。海南省疾控中心提醒,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科学使用质量合格的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在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旅行时,如在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喷上驱避蚊虫药物,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值得一提的是,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若无法清除,可采取养鱼等方法,杜绝蚊虫孳生,及时清除如沟渠、天台、电梯中底部等地面积水。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蚀剂。
相关链接:
泰国今年已有21人因登革热死亡·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