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科考船“雪龙”号起航
7月20日,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起航前往北极地区。此次科考预计9月下旬返回上海港,航程12300多海里。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次科考是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组织的第一次极地科考。同时,这也是今年年初我国发布首个北极白皮书后的首次北极科考。相较上一次北极科考,此次参与的人数多出了40人,足见此次科考的重要性。
作为随队记者,记者与科考队员们一起乘坐我国目前唯一的一艘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前往北极。
行
23岁船龄的极地科考船
前天,北青报记者来到上海,准备登船。站在上海的码头,“雪龙”号庞大的身躯令北青报记者震撼。实际上,“雪龙”号今年上半年刚刚从南极返回,而如今它已经被清洗、保养得光洁如新。红色船体和白色船舱颜色分明,在阳光的照射下,人们难以相信这是一艘超过23岁船龄的“老家伙”。
雪龙船的船长沈权告诉北青报记者,雪龙船是1993年从乌克兰买过来的,总长167米,宽22.6米,满载排水量是21025多吨,吃水9米。
因为我国南极科考开始得比较早,雪龙船第一次执行的极地考察任务是我国的第11次南极科考。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一艘可以执行冰上作业任务的科考船,从第11次南极科考后,每一次极地科考任务就都由‘雪龙’号担任。”沈权如数家珍一般,“目前为止,雪龙船执行了共22次南极科考,8次北极科考。”至于雪龙船主要担负的任务,他介绍称:“我们在南北极有很多科考站,那么雪龙船承担的任务主要就包括为科考站提供后勤补给、人员运输以及科考作业。也正是因为科考站多,因此雪龙船的后勤保障压力还是很大的。”
需要说明的是,雪龙船核载船员为40名,科考队员80人,也就是说120人是标准载人数量。但是由于科考任务多且重,此次上船的人员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
食
吃喝全依靠出发时携带的物资
值得提到的一个细节是,此次北极科考过程中途不停靠任何国家、不进行补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雪龙船上130多人的吃喝全部依靠出发时携带的物资。
那么,船上的生活条件如何?首先来看看吃,前天的晚饭是北青报记者在雪龙船上的第一餐。虽然供考察队员用餐的餐厅并不大,但干净整洁。当天晚餐采取自助餐的形式,五菜一汤的菜式南北皆宜,分别有黄瓜木耳炒虾仁、奥尔良烤鸡翅、麻辣牛肉、西红柿鸡蛋、素炒青菜、冬瓜排骨汤。
此外,在餐厅入口还摆放了饮料、啤酒以及咖啡机,同样可以随意取用。
船员张堪升此前是海军部队的炊事班长,转业成为船员后同样在雪龙船的后厨工作。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为了忙活一百多人的饭菜,一般要从上一餐吃完就要开始准备下一餐。“刚刚出发时蔬菜都比较新鲜,工作量还小,后面可能需要撕掉些烂叶子。”
住
船舱配备有健身房游泳馆
再来看看住宿条件。房间比北青报记者想象的要宽敞不少,上下铺和沙发之间还摆放了一张书桌。这个面积和北青报记者大学时候的宿舍差不多,但大学宿舍里住下了六个人。
此外,房间内中央空调、洗手间、淋浴、储物柜应有尽有,不过为了防火,房间内是禁止吸烟和使用电磁炉的。北青报记者和一位摄像老师两人一屋,前文提到由于超过了核定人员,有些考察队员只能睡在沙发上,好在沙发和配发的床具都很舒适。
在和老队员聊天过程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等大家熟悉后就不会天天都待在自己的房间了。因为“雪龙”号船舱中配备了齐全的娱乐设施,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房、游泳馆一应俱全。另外,雪龙船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小酒吧,想必同行的美国研究员会经常光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