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特别是近一个多月,受国内国际多重因素影响,包括A股市场在内的主要金融资产市场短期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重创投资者信心。当前的市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转型难度和经济前景过于悲观的预期。应当看到,当前宏观和微观端出现的一些问题,是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所必然要面对的。实际上,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很强的韧性,中长期看,A股市场正走在结构优化、估值合理的道路上,应当对其发展抱有信心,审时度势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从指数表现来看,2018年以来,包括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在内的A股主要指数表现疲弱,在全球主要市场指数中处于垫底位置。从个股表现来看,沪深两市股价跌幅在30%以上的上市公司接近1000家,投资者态度较为悲观。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运行保持平稳。对此应如何看待?
影响短期证券市场运行的因素众多,从根源上来看,当前市场的运行轨迹,表明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能否成功摆脱过去那种负债扩张模式、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信心不足。2009年以来,企业部门、居民部门轮番举债,导致中国经济宏观杠杆率不断攀升。全社会普遍认识到,这种依赖资金物质要素投入、依赖负债驱动的规模扩张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但是对于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对于中国经济所具有的优势和韧性还缺乏足够的信心。
今年以来,随着金融去杠杆和信用收缩,融资环境趋紧,正在从金融市场逐渐传导到实体经济端。同时,我们还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市场层面,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频发,股票市场短期大幅波动,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压力,都是上述宏观大背景的具体反映。在这一宏观大背景下,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缺乏信心甚至悲观,并不奇怪。
与此同时,受制于A股本身的制度缺陷,在入口端,体现为中国经济新动能的企业并不能够在A股市场上市,进而改善上市公司结构;在出口端,上市公司的退市比率仍然较低,淘汰率较低。新陈代谢缓慢,导致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同中国经济的结构出现脱节,这也是投资者直观感受中A股走势长期背离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投资者而言,经济转型、去杠杆和信用收缩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但也应当看到,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其结构性改革和对外开放正在深入推进,经济发展中的新动能正在不断积累,高质量发展正在取得积极进展,这些都是A股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底气所在。
从宏观面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表明中国经济韧劲十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8.5%,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8%,实体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从微观端来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今年前5个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9%,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从上市公司中报预披露情况来看,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当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和估值结构正在进一步改善。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显著加大了上市公司的退市力度,加速A股市场新陈代谢。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显著加大了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将日益优化,更加体现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成果。估值结构方面,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同时,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投资者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笔者认为,同中国经济一样,当前的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一场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企业会被抛弃,一些真正具有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从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正在不断被夯实,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抱有信心。(吴黎华)
相关链接: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系列谈|营商环境“山清水秀”资本才能熙熙而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