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吴必壮善养牛 牛群壮大“好钱景”
琼山区政府帮扶的2头牛两年间变成38头牛
“现在住进了新家,心里可高兴了。”8月3日,看着崭新的房子,琼山区甲子镇琼星村委会辽山村脱贫户吴必壮笑容满面。“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吴必壮的口头禅,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他信心十足。在琼山区等部门的帮扶下,2年间,吴必壮和妻子游梅菊用勤劳的双手,将2头黄牛发展到38头黄牛,成为村里的养牛“大户”。
黄牛就是“黄金”
吴必壮全家5口人,女儿已出嫁,2个儿子也相继找到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吴必壮夫妻的经济压力,但他俩每天仍会起早贪黑地忙碌着。
早上5点30分,吴必壮夫妻俩就起床,来到菜园里除草并摘下一些果蔬带回家。在喂完鸡后,夫妻俩就将牛群赶上山坡,留下妻子在山坡上看管牛群后,吴必壮赶回家带上果蔬去集市售卖。临近中午,吴必壮夫妻俩简单休息后,就又去山坡上放牛,一直到日落西山才将牛赶回牛棚。“一定要让牛吃饱,尤其是母牛一定要吃好,要不然母牛就没有乳汁给小牛哺乳。”吴必壮说,一定要照顾好这38头黄牛,“黄牛就是黄金”,这些黄牛是他们脱贫致富的关键。
2016年,琼山区政府帮扶了吴必壮2头黄牛和3只羊。在养了一段时间后,吴必壮发现羊不好养,于是他便把3只羊卖掉,再向亲戚朋友借钱再买了6头母牛。“羊更容易生病,且我们村的山坡辽阔,草资源丰富,很适合养牛。”打定主意后,吴必壮夫妻俩就全心全意养牛,“我当时跟我爱人讲,现在赶上好政策了,有政府替我们撑腰,一定要把养殖黄牛发展成产业。”吴必壮说。
自学医术给牛看病
吴必壮将想法跟扶贫工作人员及身边的朋友交流后,很快得到他们的支持。朋友陈明强给他买了5头母牛,支持他实现梦想。政府扶贫工作人员经常带着技术人员和兽医,隔三差五地来到吴必壮家,为夫妻俩传授养牛技巧和医护常识。
“更有信心,更有干劲了。”吴必壮说,要把养牛发展成产业,需要很专业的技术,尤其是牛生病的时候,他心里更加焦急。2017年8月份,吴必壮的牛群已经发展到20多头,当时,他发现很多牛患病了,心里非常担忧,“后来兽医告诉我这是口蹄疫,俗称牛五号病。”吴必壮说,那时花了四五千元才把牛的病治好。
打那以后,吴必壮就开始关注黄牛的健康问题,一有时间他就往兽医站跑,跟兽医学习牛常见的疾病救治方法。“我现在已经学会给牛打针了。”吴必壮说,他现在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病牛并立即展开救治。
三年内要发展到100头牛
看着一头头埋头啃着青草的黄牛,吴必壮心里算计着,一头黄牛按大小不同可以卖4000到9000元,甚至更高价格。如果以每头牛6000元的价格来算,100头牛总价就是60万元。吴必壮暗下决心,3年内一定要发展到100头黄牛。“他现在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很有信心,谋事有想法,做事也有计划了。”陈明强说,现在,吴必壮是铁了心要从“贫窟窿”奔小康了。
对于丈夫的“巨变”,妻子游梅菊喜在心上,劳动虽然辛苦,但幸福的甜蜜也时常涌上心头。“且当他‘秘书’好了。”游梅菊说,丈夫现在敢想敢做,她就要支持他。现在,吴必壮两口子正准备拿出一部分卖蔬菜和家禽的钱用来买母牛,也谋划着多卖公牛,再买进母牛,好发展壮大牛群。
“牛棚也是一个制约发展的因素。”吴必壮说,他现在有2个简易牛棚,38头牛住进去还是有点拥挤。吴必壮打算给牛群扩大“家园”,建设更“宜居”的牛棚。吴必壮的想法很快得到海口市公交集团扶贫工作人员的关注。“我们打算将此事汇报集团,让高层认真研究后,看看如何给予他更好的帮助。”8月3日上午,现场考察了吴必壮的牛棚后,市公交集团工作人员庞小亮说,他回去后会第一时间向集团领导请示,并制定相应的帮扶方案。
相关链接:
李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 聚焦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