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沙五里路茶园老党员梁定合巧做群众思想工作助力产业扶贫
扶贫“老班长”管出茶园“铁军”
“这是你的,锄头一把,请按个手印,锄完草记得放回原处。”“阿叔,你拿锄头姿势不对,看我,应该是这样。”7月23日上午,在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的白沙五里路茶园,“老班长”梁定合在园地来回穿梭忙个不停。
大家为什么叫他“老班长”?原来,今年60岁的梁定合是文昌人,早年当过兵,前几年开始在茶园负责基地管理。大家都习惯叫他“老班长”。
从去年至今,五里路茶园共吸纳两批贫困户共152户557人就业。
“以前橡胶是村民的‘绿色银行’,钱就在树上,但是目前橡胶价格持续低迷,村民没有‘后备粮仓’,生活不好过。茶叶作为特色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贫困户只要从思想上想要富一定能脱贫。”五里路茶园负责人符小芳说。
“但是,贫困户的管理,比企业化管理更有难度。如果没有‘老班长’,光靠我恐怕要脱一层皮。”符小芳笑着说。“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采茶培训也是一样,我们刚培训好一批村民,他们成功掌握技术后,新的一批又要从头培训。这需要非常大的耐心。”
“采茶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标准,是个细活,适合女同志干。锄草、施肥需要男同志出力。”梁定合说,只要贫困户愿意学,有不懂的地方他会慢慢教。
除了技能上的培训外,管理的难度在于,同为农家出身的他深知,贫困户大多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比较松散,如果在采茶高峰期100名工人同时干活时,有人上午6点来,有人10点才到位,实在不好管理。
尤其让“老班长”头疼的是,采茶工人的工资是日结,他的兜里每天都要装着几万元的现金,一到发工资,贫困户蜂拥而上,把他围得严严实实的。
这样的状态让梁定合深思并求变。他想到一个法子:谁来得早,谁先干完活儿,谁就先领工钱。晚来的晚领钱,从而反向倒逼贫困户早早按时来干活。
今年53岁的符玉娟已于去年底脱贫,她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早上6点来干工,10点就能回家干别的农活了。”
谈起“老班长”,很多贫困户对他的评价是:很正直,怕他又敬他。
有一次,有位男工人竟穿着一双白鞋来茶园干活,“老班长”严肃地说:“干活就要有干活的样。我们和泥巴打交道,就不能怕脏怕苦怕累!”因为说得有理,这位工人虚心地接受了,下次再来干活时的装备换成了:戴草帽、穿长靴。
此前, 茶园有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符治聪,爱喝酒,干活比较懒散。梁定合多次到他家里和其谈心:“你爸妈年纪大了,不可能养你一辈子。就像小鸡和母鸡一样,小鸡长大了要保护母鸡。你要明白自己的方向,要努力干工啊!”符治聪的父母在一旁感动地说:“爸妈都没这么教过你,‘老班长’说得对。”
如今,符治聪已经成功脱贫并在镇上打些零工,偶尔喝茶碰到“老班长”,还会特别热情地要“抢单”请客。而在“老班长”的带领下,一支能战斗的“铁军”也日渐成型。
“接下来还要建立茶园党支部,我来担任党支部书记,‘老班长’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把党员都动员起来,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符小芳说。
相关链接:
李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 聚焦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创新扶贫模式 海口步伐铿锵走好脱贫攻坚路
海口秀英开展精准扶贫 应知应会知识竞赛
贤达人士到家中唠“家常” 海口西秀镇每月开展扶贫宣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