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陵水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
8月7日,陵水黎族自治县樟香坝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草木翠绿,流水潺潺。海南日报记者武威 通讯员胡阳 摄
编者按
近年来,陵水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整治,通过创新举措、完善规划、加大力度、落实责任等方式持续推进水源地保护、城镇内河(湖)治理、农业农村污水治理、近岸海域综合整治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本期《陵水观察》开辟“关注陵水生态环境整治”专栏,分享陵水生态环境整治经验,敬请关注。
水体受污的城镇内河(湖)经过生态修复,美丽滨河景观逐渐显现;农村生活垃圾乱丢的现象随着乡镇垃圾转运站的投入使用逐渐消失;投放新能源公交、整治乱烧秸秆,让空气保持清新……由城到乡,在陵水黎族自治县,这样喜人的变化越来越常见。
近年来,陵水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深入生态环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去年陵水水污染防治工作被省政府评定考核为优秀等级,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97%。
“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魄力与决心,坚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陵水县委书记麦正华说。
防微杜渐 当好蓝天守护者
“新能源公交车十分舒适,噪音小,行驶平稳。”陵水市民陈瑞云平时都是搭乘公交车出行,但如今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日前,陵水新投放68辆新能源公交车,车辆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噪音低、零排放、运行平稳,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优质的出行体验。
从噪音大、冒黑烟的“老公交”,到舒适、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是陵水当好“蓝天守护者”的一次实践。
“没有P图,这就是陵水的蓝天。”市民张萍时常随手拍下陵水的天空,分享给亲人朋友。监测数据也印证了人们的主观感受——今年上半年陵水有效监测天数181天,其中优级天数168天,良级天数12天,优良率达99.4%。
优质空气质量,是陵水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的结果。针对“小散乱污”企业,陵水开展专项治理,坚决取缔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污染严重、治理达标无望的企业;全方位加强城市扬尘治理工作;全面禁止秸秆焚烧,推进槟榔加工管控……
在陵水多个建筑工地上,记者都看到了扬尘在线实时监测设备。据了解,陵水要求2018年起在建工程项目须做到施工现场围挡封闭、场内推土覆盖、拆除工程晒水、进出车辆冲洗、裸露土地绿化、施工便道硬化六个100%。此外,陵水还加强道路扬尘控制,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喷雾等作业方式,在县城主要街道每天进行两次晒水降尘。
不但要强力治理,而且要有效控源与监管。今年,陵水投入3000万元在该县5条主干道设置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和采购一套移动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车,落实45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设置该县9个旅游景区空气负氧离子显示设备。
陵水还制定了《秸秆焚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考核办法》,落实责任。
多措并举 推进水生态保护
水域全长1450米的樟香坝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草木翠绿,流水潺潺。此前,陵水劝停樟香坝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37家养殖户污染水体的养殖行为、规划建设禽畜养殖场、安装防护网和宣传标识,将村民的生活生产污水层层净化再排放,从源头上保护好陵水的水资源。
近年来,陵水持续推进水源地保护、城镇内河(湖)治理、农业农村污水治理、近岸海域综合整治等工作。
“之前,入海口的水黑乎乎的。”在陵水县城南面,勤丰小溪与陵水河交汇后流入大海,勤丰小溪下游曾是一段沿岸村民抱怨最多的黑臭水体。原来,附近多个村庄村民长期将生活污水、垃圾、农业污水等直接排入勤丰小溪,导致这条只有6.4公里长的河流中有1公里水质为劣V类。
上游整治污染源,下游入海口建设截污管道、搭建就地处理尾水一体化设备……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治理,勤丰小溪不仅成功消除黑臭水体,而且水质也提升到地表水V类。
“我们在巩固勤丰小溪、小溪河两条黑臭水体治理成果,防止二次污染的同时,对长水洋、曲港河、港坡河等6条不达标水体开展综合治理。”陵水环保局局长吴定国介绍,陵水已建立起覆盖全县129条水体的县、乡、村三级河(湖)长组织体系,成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构建长效管理体系。
对陵水新村、黎安两大潟湖进行整治的工程也在推进当中。该项目计划投入13亿元,目前红树林补种等3个子项目已完工,其他5个项目均进入实施阶段,力争今年年底全部完成。
在文罗镇坡村记者看到,坡村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而花树种植等景观打造本身就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技术的一部分。据了解,陵水已制定相关规划,计划在今年底实现农村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60%,2020年实现100%全覆盖。陵水将考虑村庄地形地势、村域面积等因素,采取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人工湿地处理、一体化设备治理等不同模式。
科学治理 呵护土壤环境
走进垃圾处理站,却闻不到臭味,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垃圾转运站采用竖式装箱压缩转运工艺,隔绝垃圾臭味的同时启动吸风装置将臭气和灰尘吸走。于去年1月投入使用的先行试验区垃圾转运站,主要负责先行试验区及周边乡镇约8万人产生的生活垃圾转运处理工作,站内做到垃圾日来日清。
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成为了土壤污染重要风险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陵水还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暨餐厨废弃物协同处理项目建设,建成后每天能处理1050吨生活垃圾和100吨餐厨废弃物。
“我们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和施用强度偏高,也存在牲畜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导致土壤污染风险加大。”吴定国说。
陵水一方面积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大力推广节肥、节药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另一方面科学布局牲畜养殖区,因地制宜推广牲畜粪污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规模化沼气工程,防治养殖污染。
此外,陵水还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例如加快95家医疗机构环评手续,规范设置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室,做好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暂存、处置等,确保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率100%。
陵水还通过制定系列方案和规划,围绕“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分类治理、突出重点”工作中心,提出土壤环境污染防治的目标、重点和具体措施,针对性防治土壤污染。
(本报椰林8月9日电)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