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少儿编程被称为“基础教育最后金矿”的赛道,从去年开始受到热捧,目前此行业创业公司总数已超过200家。但目前少儿编程也存在门槛低、师资不足、教材稀缺等诸多问题。
如今,“编程从娃娃抓起”成为一种趋势,吸引民间资本纷至沓来。由于行业缺乏标准,市场门槛很低,导致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最简便的小作坊,只需要到网上买一套课程解码,找几位老师租一套房子,摆几个机器人,就可以营业。一些机构利用家长的“起跑线焦虑”,大肆宣扬学习编程越早越好,有的则在广告中用“特招”“加分”等字眼吸引家长,强调小升初、初升高都可以加分,等等。
事实上,孩子要想真正掌握编程语言,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理解能力,一些机构所谓“3岁孩子可以学编程”的说法纯属忽悠。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本来就重,一味强制孩子去学习编程,还会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厌学情绪。
少儿编程培训属于新兴市场,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引导,避免再走“先乱后治”的老路。一方面,强化执法监督,对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依法查处。《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学编程可以上名校”的宣传,已经涉嫌违法。同时,还要加快教学探索,组织有条件的学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研究编程课程,推动编程早日进入中小学课堂,为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课内学习编程创造条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