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巧种反季瓜菜 蹚出致富新路
——“田教授”潘在雄创业脱贫记
清晨,太阳不热,清风拂面,灵山镇脱贫户潘在雄早早就下了地。最近,他种的苦瓜成熟了,地里尽是一派绿意盎然的丰收景象。
“我家的苦瓜可不愁销路,人家都是送到市场被挑来拣去,我这可是专供酒店的。”潘在雄自豪地说。“种出来的个头不大,但是饱满,苦味较淡,比较受欢迎。”
“老潘夫妻俩勤劳肯干,自学种植技术,上电视夜校课更是一节不落,靠着种植瓜菜,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脱了贫,当上‘田教授’,还带动其他贫困户一块种,一起脱贫致富。”灵山镇爱群村驻村第一书记吴亚毅说。
大病保障 让他重燃生活信心
“对我来说,站起来曾经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年近半百的潘在雄,曾在工地打工,后来在一次医院检查中,被发现得了严重的腰椎病,一度失去劳动能力。当时,下床做饭都很困难,还有不断增长的医药费,以及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让他整日眉头紧锁。
通过多次的入户走访和谈心,吴亚毅发现,只有早日治好病,保障好老人和孩子的正常生活,才能让老潘一家重拾生活信心。为此,政府携手爱心企业进行免费健康帮扶,经过专业医院的精心治疗,潘在雄可以重新下地干活,同时,老人的生活和孩子的上学也有了稳定保障,减轻家庭生活压力。
记者近日在爱群村见到潘在雄时,他刚打理完菜地准备回家,走路稳健,脸上带着笑容。原来,他有着多年的种菜经验,政府针对性地提供了农机机械、化肥和种苗,让他进行反季节瓜菜种植。结果他获得了好的收成,卖菜收入成为他家一笔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政府提供3头牛和40只鹅进行帮扶,并邀请农技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只要自己肯干,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在政府的精细帮扶下,一家人很快脱了贫,老潘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巧种瓜菜 日子越来越红火
摘掉“贫困户”帽子后,村民卸下了多年的包袱,精气神更足了。作为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爱群村格外注重扶贫先扶志与智,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巩固特色产业帮扶成效,激发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动力。
18日,走进老潘的瓜菜地里,记者看到,在同一个瓜架上,你会看到同时生长着苦瓜、黄瓜、葫芦瓜,有个别瓜架下,还种着豆角。潘在雄瓜菜的种法有点特殊,属于多种植物套种的方法,这种套种法刚好弥补了作物各个周期的生长需求。“我可不是套种的,晒着自然光,苦瓜口感更好。”
“在黄瓜的整个生长期,苦瓜大部分时间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直到黄瓜生长后期的最后一个月,苦瓜才被提头上架得以‘凌驾’于黄瓜之上。”老潘说,一般情况下,苦瓜提头上架后,就意味着管理的重点已由黄瓜转移到苦瓜身上。然而,只要管理得当,黄瓜在苦瓜架下的这最后一个月,照样能管出高效益。
“多留叶、少留瓜是我的方法,采取落蔓后不摘叶的做法,一瓜蔓上只能留一个瓜,这样才能结出精品瓜。”潘在雄说,客商都抢着要,目前市场收购价5块钱一斤。今年上半年,潘在雄光靠种植冬季瓜菜收入就有2.1万元。
近期收获的瓜菜预计能卖7000元。此外,依靠5.5亩地种植冬季瓜菜,除了两个月让土地休息,其他10个月土地都在循环利用中。
现在,闲时,潘在雄不去喝茶聊天,而是走市场,了解市场行情,看哪个季节哪种瓜菜价格好。每次到省农科院购买农药都要跟技术员聊上一番,碰到病虫害,他要么带着虫,要么带着整根瓜蔓给技术员诊断,下药。
凭着种瓜菜,老潘一年收入6万多元,在2016年他家顺利脱了贫。由于种植技术好, 现在,老潘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田教授”,他以自家苦瓜基地为“实训基地”,用接地气的“土话”教种植技术,带动更多贫困户掌握技能。
“只要扔掉‘等、靠、要’思想,勤劳踏实搞好产业,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这是“田教授”老潘脱贫后最深的感受。“不知足”的老潘说,正在找合适的闲置地,计划扩大种植规模。
相关链接:
海口养蚕“田教授” 脱贫领路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