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推进城市更新“五化”先行,市民游客收获满满幸福感
“散步大街小巷,都是一种享受”
经过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五化”先行,海口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图为8月21日,俯瞰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的国兴大道。 见习记者 张洋 摄
“散步大街小巷,都是一种享受。”8月21日下午,来琼旅游的江西游客文惠正在海口朝霞路上溜弯儿,茂密的林荫挡去阳光的余热,轻风拂面,路边繁花似锦,感觉好像漫步在公园一样。
全长约600米的朝霞路,原先是坑洼脏乱的小街巷,在道路更新改造中,路面铺上了柏油,人行道更换成彩砖,路边修建了木栅栏,还种上了花草树木。美丽蜕变的小街巷成为市民家门口散步健身的“休闲长廊”。
海口在城市更新“五化”先行中,瞄准市民痛点,坚持将民本理念融入到经营城市的点滴中,加快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狠补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刷新背街小巷颜值,内外兼修夯实民生“里子”,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民游客获得感和幸福感。
美丽蝶变 市民出行更方便
21日,走进龙舌路,地面平整干净,新植树木绿意盎然,一株株三角梅吐露芬芳,商铺一派规范经营景象。“刚走进这里,我以为走错路了,跟以前相比,简直就是一条新路。”在外地打拼多年的海口市民钟秀玲近日回来探亲,家门口这条小巷的蝶变让她赞叹不已。
千余米长的龙舌路,在背街小巷改造中实现了蝶变:坑洼不平的路面全部铺上沥青,裸露的黄土披上盎然的绿意,路边增设果皮箱,划线整齐停放电动车,商铺招牌统一规整,流动摊贩不见了踪影……
小街巷,牵挂大民生。海口切实把脉市民生活痛点,拉网式排查整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2000多条背街小巷渐次完成改造。
人们看到,破损的墙面全部美化、天空杂乱的电缆线挥别“蜘蛛网”、节能路灯照亮出行路、精心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健身路径升级休闲生活。
长253米的培龙市场后街,是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街巷,由于长年疏于管理维护,路面坑洼不平,地下排水设施缺少疏通,路灯暗淡。府城街道办工作人员符至怡说,正是升级改造工程,让这条老街巷焕发新貌。
现在,每到晚上,家住府城的“老海口”吴爱明就喜欢到培龙市场后街散步,宽敞整洁的地面上,电动车停放有序,看不到沿街店铺出店经营,占道的摊贩也不见了踪影。记者看到,培龙市场后街入口处立着红色的高大门楼,公共通道铺上了青石砖,两侧的多层建筑立面一派琼北古建筑风格,成为集休闲娱乐、餐饮美食、购物消费为一体的古城文化特色美食街。
持续发力 营造宜居好环境
如何呵护美丽的城市容颜?海口下足“绣花功夫”,构建环卫常态、长效管理机制,精细深度保洁背街小巷,持续发力为市民游客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当天下午,沿着海玻路上走完一个来回,干净是给人的最直观的印象。身着橘黄色工装的环卫工人,不时沿着路面保洁。“现在垃圾明显少了。”工作间隙,环卫工谢秋霞告诉记者,现在,路修好了,配上了不少垃圾桶,市民也更加注意保护环境了。
“脏了就扫。”谢秋霞说,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两个班次,海玻路每天至少扫三次,其间巡查发现哪里脏了,随时停车随时保洁。社区工作人员除了白天巡查,还有夜巡,发现垃圾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及时上报,网格员会跟踪处理进度,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不仅是背街小巷,海口还对南大立交桥、世纪大桥、海秀快速路、滨海大道、国兴大道、龙昆南路等重点路段和中小学校等重点区域推行高峰时段“潮汐式”保洁作业,根据人、车流量变化,适时增加机械化及人工保洁力量,确保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在高峰时段的洁净。同时,环卫部门联合城管、交警等执法部门,加强对流动摊贩、无证经营、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突破背街小巷整治中的难点问题,全面提升背街小巷的市容环境秩序。
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强化环卫作业质量监督,我市还建立了240人的监督管理专业队伍,通过搭载数字化管理平台,对PPP企业的运行管理进行全方位监管。为强化法规制度保障,海口先后出台了《海口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海口市城区“门前三包”管理办法》等20余项城市卫生管理法规、规章,使城市精细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关链接:
海口:外修颜值内修气质 城市更新催开文明之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