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垃圾分类 让错位的资源归位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中控室。 记者 蔡佳栩 摄
近年来,海口市产生的垃圾总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面临着生活垃圾处理用地紧张、处理方式单一、处理费用持续攀升等问题。实施垃圾分类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发展的趋势。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列入海口立法计划,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前往杭州、深圳和台湾等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先进城市和地区进行立法调研。今年7月6日,《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由省人大会常委会8月2日批准公布,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此外,海口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标准和措施,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垃圾分类,让这些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目前,海口已在131个试点单位推行垃圾分类,实行“干湿分类”,覆盖人口约10万人。餐厨垃圾和农贸市场果蔬垃圾开始单独收集,进入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等。2019年,海口将在全市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的体系建设,实现“三个全覆盖。”
垃圾箱上标有文字和图形符号,便于市民分类投放垃圾。 见习记者 李天平 摄
市民随手丢弃 垃圾回收空间巨大
海南绿保无忧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位于海口城郊的狮子岭工业园区,这里也是海口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后,干垃圾的回收集散中心。8月30日,园区内不时有运输车拉着废纸、废塑料、旧家具等进进出出,每辆运输车首先来到过磅处进行称重后才一一卸货。“整个分拣中心每天回收的来自全省的废品可达200吨,行情好的时候可达400吨,海口全部的干垃圾试点单位、小区的可回收物加起来仅占这个总数的小部分。”该公司市场部经理林则焓对记者说,海口干垃圾回收的上升空间非常大。
在园区的纸品回收车间内,一辆叉车将刚卸下的废纸堆到一起,废纸堆里有瓦楞纸箱、书本、薄纸张等,5、6名工人熟练地将它们一一分门别类堆放起来。林则焓介绍,纸品分为高、中、低档,被分类好后投放到传送带上进入压缩机,经压缩成一个个1吨的方块后,统一运往省外的一些纸厂进行再生造纸。
园区内还有金属回收车间,分门别类堆放着废旧电路板、旧电线、铝制易拉罐、五金件等。林则焓解释,金属可以分为很多种,最值钱的当数贵金属,一些电子元件表层都涂有贵金属。比如,电脑主板芯片里都含有贵金属,可以从里边提炼出黄金。贵金属类的价格在5000元至8000元每吨,回收价值非常高。但在全市投放的干垃圾厢内,很少收到金属类废品。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家里的铝制水龙头也是可回收的,大多数随手丢弃,着实可惜。他提醒市民,可回收物的价值大不大,很重要的一点是看有没有污染,像被雨水打过的纸板、带有油污的塑料、带有酒水的铝制易拉罐等价值将大打折扣,如果在源头投放时保证可回收物的整洁和质量,则可以大大提升其利用价值。
回收人员在干垃圾厢旁分类可回收物。记者 蔡佳栩 摄
源头分类垃圾 提升焚烧发电效率
据市环卫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海口日均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且生活垃圾产生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这些垃圾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将会造成垃圾围城的问题。
为了改善海口市环境卫生,促进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海口引入社会资本,中电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二期投产。目前,整个发电厂垃圾处理量约2400吨/天,垃圾处理量达80万吨/年,利用余热年发电量将达3.16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1.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27.2万吨。
餐厨废弃物进到处理车间加工后可成为生物天然气。记者 蔡佳栩 摄
位于澄迈老城的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干净明亮,空气中也闻不到异味。该发电厂工程师俞炳旭向记者介绍了焚烧发电的原理,他说:“在这里垃圾是一个载体,相当于煤的作用,利用自身的热值进行焚烧产生热能转化成电能。”
在发电厂的中央控制室,墙面上的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发电厂一、二期的运行情况,从监控画面来看,可以看到垃圾焚烧锅炉内的情况,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面前进行实时监测。二期垃圾吊控制室是整个垃圾焚烧过程的核心部分,燃料值班员魏屹坐在控制室的中间,两手握着座位两端的操纵杆。在他的对面是一面凸出的钢化玻璃墙,玻璃墙外面是一个容量2万吨的垃圾池。来自市区转运站的垃圾由专用密闭垃圾车运至厂内,经称重计量后卸入垃圾池内储存、发酵。魏屹的工作就是操纵推料器,抓取垃圾池内的发酵垃圾送入料斗,输送到焚烧炉内焚烧。魏屹告诉记者,按8小时工作制来算,他一人平均一天可以处理200吨至400吨垃圾。
“生活垃圾分类意义重大。”俞炳旭表示,焚烧垃圾需要达到一定条件,刚运到厂未经发酵的垃圾热值非常低,不利于焚烧。一方面不好控制锅炉的温度,另一方面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同时,如果垃圾中一些体积较大的如床垫等混在其中,则会造成进料口的堵塞等问题。目前,该厂的垃圾发酵约7天,如果能从源头对垃圾进行分类,可以缩短到3至4天,效率将大幅提高。
工作人员对回收的铝制易拉罐进行压缩处理。 记者 蔡佳栩 摄
海口市餐厨废弃物及市政粪渣无害化处理厂(海南澄迈神州车用沼气有限公司)则是利用餐厨废弃物、市政粪渣、畜禽粪便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工业类废弃物等转化成生物天然气,达到无害化处理。餐厨废弃物经各环节提纯处理达到压缩车用天然气标准,后经板车送至加气站,供海口市公交车和出租车使用,为海口市清洁公交系统注入新气源。
海南神州新能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佳对生活垃圾分类也表示认同,以餐厨垃圾为例,回收的餐厨垃圾内会掺杂着一些其他生活垃圾,在预处理环节需分离出来才能更好进行发酵。但目前,处理厂最迫切的问题是“吃不饱”,设计日处理规模为200吨的机器,现在每天处理的量只有100吨。难就难在,一些宾馆饭店、学校食堂等产生大量餐厨废弃物的单位,因为利益的趋使,并不愿意将餐厨废弃物提供给处理厂。她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企业自身能够提高环保意识,让垃圾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垃圾屋上贴有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材料。 见习记者 李天平 摄
宣传垃圾分类 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8月10日,《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出台,将于1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环卫部门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管部门,并对生态环保、住建、商务等主要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予以细化。
为了提高垃圾分类意识,社会各界都在做着努力。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曾到杭州、深圳、台湾等地区学习垃圾分类经验,对台湾民众的变废为宝的创意印象十分深刻。台湾的一些社区里环保创意层出不穷,只要合理再分配,它就能变废为宝。比如,一辆废弃的自行车被固定住打造成景观,放上绿植,就是社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将废弃的行李拉杆箱按从小到大的排列固定在墙上,里面种上绿植等景观物,又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台风过后倒下的樟木树枝,社区义工们也将其切成块状,刷上颜色,在墙上排列组合成一幅画,把废弃物的使用发挥到极致。
8月19日,由省住建厅、市环卫局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公益活动在省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举行。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活泼的讲解和游戏互动以及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答,向少儿读者普及垃圾分类知识。8月22日,由共青团海口市委、海口市少工委主办,海南(海口)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领巾飞扬 缤纷假期”暑期公益夏令营迎来“垃圾变废为宝”新能源科技体验活动。来自我市的30余名“环保小卫士”走进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揭开垃圾变废为宝的神秘面纱,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今年上半年,市环卫局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各区环卫部门、环卫服务企业积极上门向居民开展宣传。海口初步实行“互联网+分类回收”模式,建设39座智慧垃圾分类屋,各区环卫服务企业给小区的每户居民免费发放2个垃圾桶,每月发放70个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鼓励市民自觉地把干、湿垃圾初步分类好,再送到垃圾分类回收房。回收房的工作人员称重后给予居民相应的积分,居民可以用积分兑换手机充值卡等物品,有效提升环保参与度,做好垃圾前端分类工作。同时,借助媒体平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相关链接:
海南省举办公益宣传活动 志愿者向少儿普及垃圾分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