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大海“讨饭”的老郑
▲初秋的清晨,朝霞点亮海湾,外堆村码头渐渐活跃起来。
历时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停靠在海口外堆村的近一百艘渔船逐步恢复生产作业,渔民郑芳伟的24083号渔船便是其中之一。
▲清晨,郑芳伟扛着自家的渔网穿过木桥上船准备出海。
外堆村位于新埠岛以东,靠着南渡江出海口,是一个典型的小渔村,近1500位村民里有一半是渔民。老郑一家祖祖辈辈都以打渔为生,今年是他上船打渔的第20年。在休渔期的三个半月,和外堆村大部分渔民一样,老郑除了修补、制作自己的几张渔网,其余时间都在家休息、带孙子。但为了挣钱,已到花甲之年的老郑还是盼望着早日回到海上。
“其实还是有些收入的。”老郑说,政府在休渔期对每个渔民每月补贴460元,一条船两人搭档,他和妻子在休渔期可以拿到3220元,此外根据船的大小还有油钱补贴。“还好,生活压力不会太大。”
▲8点左右,郑芳伟驾着渔船出海,开始一天的捕捞作业。
早上7点,码头上已经很热闹了。这些和老郑一样准备出海“上班”的同行们,基本都已四五十岁了,里面还夹杂着一些七八十岁的佝偻身影。如今个体捕鱼这个传统职业已不能吸引年轻人,但码头的氛围依然欢快,渔民们聚在一起吃饭、吵闹,收拾渔网为出海做准备。老郑显得安静少言,将晾晒的渔网扛上船后,他背着手望向海面,“渔船出海要看流水,每天的流水时间都不一样。”老郑说,“流水”指的是海水的流速,风向,涨水高度等,相当于大海的“脸色”,向海讨饭,就要学会怎样对它察言观色。
▲捕鱼过程中,郑芳伟的妻子陈凰站立在船头寻找自家的浮标。
8点左右,渔民陆续出发了,老郑和妻子陈凰也发动了渔船驶出码头。天边的朝霞半明半暗,还未褪色,光线温和,海风轻柔。妻子坐在小板凳上,望向远处城市的轮廓,老郑一手扶舵,观察着海面。沿海浮标密集,可想水下多么复杂。老郑的船长8.5米,3吨重,这种小船一般只在近海几公里处捕鱼。行驶了20分钟左右,老郑放慢船速,在一个合适的水域开始撒网、抛浮标。在近海的两三公里范围,陆陆续续撒下五张网。
▲出海捕鱼,渔船一般要两人搭档,郑芳伟在船头拉网,妻子在身后收网。
但出海捕渔基本没有休息时间,下完渔网后就要迅速收网,以免渔网被海浪冲远。收网是一个远比撒网更辛苦更耗体力的活,几百米长的渔网带着海水的阻力,带着鱼蟹、海草和石头,有用的没用的,都被老郑用双手一把一把地拽上来。当发现一张网缠上其它大网的尼龙绳时,老郑只能用刀把网割断,一张大网要一千块钱,但断网以后还可以再补。
▲每次出海捕鱼,郑芳伟都要把五张数百米长的渔网依次撒开,然后再将它们逐一拉上来。
光线开始变得强烈,海风微弱,在高温下显得无力。收到第四张网时,老郑已经开始喘气了,手臂颤抖着,拉网的速度慢了下来,然而这就是他生活的重量。收完五张网,已经四个小时过去了,也宣告着当天的捕鱼结束了,12点半,老郑开着船回到了码头。
▲每当郑芳伟出海捕鱼归来,同村的人会来帮忙将渔网上的鱼取下来。
靠岸,搬网,在码头上破洞的塑料布棚子下,老郑夫妇将网上粘住的鱼取下来,同村的聋哑人会过来帮忙,可以得到一些杂鱼做报酬。清点一下,多是一些12元一斤的白花鱼。大的黄花鱼价格很好,当天的几条小黄花鱼每只只有六七两,这次的收获约有40斤,算是一般。
▲陈凰给刚捕捞上来的黄花鱼撒上碎冰保鲜,然后迅速运至市场售卖。
陈凰将当天的渔获分类,撒上碎冰保鲜,没有吃饭就赶着把鱼运去东门市场。此时,其他出海的渔船陆续靠岸,码头上有人负责做午饭,渔民将不值钱的杂鱼虾蟹拿出来,一盆鱼,一盆汤,米饭随意,酒水自带,只花6元钱。
趁着休息,老郑坐在凳子上,清理那张半辈子还没理完的网。他的两个小孩已经成家,在海口城市里工作,不会再走祖辈这条路,如今村中的渔民比二十年前少了两成。
今天的捕鱼结束了,明天的还将继续,大海静默,码头喧嚣,饭菜已经上桌,有人大声招呼老郑过去……
相关链接:
太湖渔民喜迎开捕节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