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变“生态课堂”
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
天为桌、地为椅,湿地公园变“生态课堂”。9月3日是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海口丁村小学和白驹学校把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搬”到了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徜徉在青山绿水间,耳边虫鸣鸟叫、蛙声一片,还有多位“湿地老师”讲授专业知识——这堂在野外开展的“开学第一课”给现场的百余名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午7时45分,学生们来到公园门口。海口市治水办现场解说组组长路恺化身“班主任”,一边带着大家“逛公园”,一边讲解湿地的相关知识。认识果园里的野生荔枝树、观赏河边一人多高的茅草、远眺湖心岛上的白鹭……与众不同的“生态课堂”让学生们兴奋不已,一路上欢呼雀跃。
走在公园蜿蜒的透水混凝土路上,路恺适时给学生们抛出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海绵理念吗?”“就是变软”“就是可以吸水”……见已经有人接近答案,路恺进一步解释说,以前用水泥铺路,下雨后水渗到地底下需要很长时间,现在采用透水材料铺路,对路面进行海绵化改造,雨水很快就能被吸走,就不会造成积水了。“海绵城市理念概括为6个字,就是渗、滞、蓄、净、用、排。”
从南向北,穿过美舍河,就来到了凤翔湿地公园生态科普馆。在馆外,学生们席地而坐,聆听全球环境基金(GEF)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宣教专家卢刚的精彩授课。卢刚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湿地、世界湿地的分布、湿地的五大类型,并讲解了湿地能够起到的抵御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重要作用。
“美舍河凤翔公园里有多少湿地类型”“假日海滩是湿地吗”“凤翔公园里处理污水的八级梯田又属于什么湿地呢”……为检验教学成果,讲解完后,卢刚对学生们进行了现场测试,并对答案进行了详细解释。
卢刚告诉同学们,“国际湿地城市”由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评估认定。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的称号,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生态成就,是目前国际上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方面规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个奖项。目前海口已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如能获评,将成为海口靓丽的城市名片。
走进生态科普馆,各种精彩的图片、标本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海口湿地保护工作者周缘也加入了讲解的队伍,他向大家介绍了美舍河治理前后的变化,海口独具特色的羊山火山熔岩湿地,以及羊山湿地中独具特色的动植物。
这堂“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们对湿地内的植物、动物、水文等知识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海口丁村小学副校长罗以江说,以前的开学第一课主要以安全教育为主,都是在教室里上课,最多在操场上课,今年是首次走出校门,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创新,学生们兴趣盎然,反响非常好。“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们了解湿地,热爱自然,加入到湿地保护的队伍中来。”
相关链接:
海口:“生态课堂”搬进湿地公园 助创国际湿地城市·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