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县衙的古朴建筑饱含了岁月的沧桑,一名游客正在前门拍照。记者 谢鹏 摄
罗家祠堂的门头雕刻十分精致。记者 谢鹏 摄
穿着旗袍的美女与古朴的巷道娇艳的花朵相得益彰。记者 谢鹏 摄
古色古香的巷道,开满了红色的花朵,引得游客不禁自拍留念。记者 谢鹏 摄
几名本土川剧老演员正在表演折子戏。记者 谢鹏 摄
“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重庆永川松溉古镇,曾是商贾云集、市井荟萃的繁盛之地,如今当年的车水马龙已然落幕,留下的是袅袅升起的几处炊烟。今(9)日,“发现重庆之美—2018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活动来到安居古城,在这儿,听老一辈讲当地的宗祠故事。
四合院、明清风格建筑、木板窜架结构、青瓦、粉墙……步入陈家大院,历史感迎面而来。这里上下堂屋,左右厢房,中间天井,厨房、碾米房、猪圈、厕所一应俱全,极具川东民居特色。院内外绿树成荫,有高大的银杏、香樟,也有稀罕的木槿、榆树,还有香气四溢的梅花、桂花和四季葱茏的竹林……整个院落,俨然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
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传统的折子戏,别有一番风味。记者 谢鹏 摄
一名网媒行的记者正在体验当地传统的手工制称。记者 谢鹏 摄
网媒行的记者正在参观松溉古镇。记者 谢鹏 摄
松溉古镇的祠堂和庙宇,有“九宫十八庙”之称,其中保存较完好的当数罗家祠堂。
“松溉古镇在旧时因其便捷的水上交通,经济十分繁荣,大户人家修建祠堂屡见不鲜,所以松溉的祠堂文化十分浓厚。罗家祠堂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此地威望极高。”罗家宗祠副祠长罗江友告诉记者。
连接故土,遵守孝义,维系乡情。如今的祠堂正在传统和现代的道德信仰上寻找契合点,也是乡贤文化的载体。提到松溉的祠堂文化,就不得不提每年清明前后的宗祠大会。
“宗祠本来就是缅怀祖上遗风,传承文化的地方,如今我们每年的宗祠大会将举办一系列孝亲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弘扬祖德。”罗江友说。
漫步古镇老街,有孩子在吊脚楼下嬉戏,慵懒的老人睡在躺椅上,散漫地摇着蒲扇,一条小路伸向长江边……在这里,古韵遗风,时光仿佛慢了下来,带记者一行走进历史深处,踏进儿时记忆。
相关链接:
品味江上往事感念乡音未改 重庆这座“活在水边的古镇”能记住乡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