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通知中提到,要淘汰掉大学课程设置中的“水课”、合理增加课程难度和深度,取消“清考”制度,同时加强对毕业论文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该通知一发,“大学生增负”顿时成为热门话题霸屏。
曾有调查显示,40%的人后悔虚度大学光阴。昨天,重庆晨报记者采访了几名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一起来听听他们大学生涯中最后悔的一件事。
案例
1
每天都很忙,却没有规划未来
金融专业的小孙是2018年应届毕业生,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大学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其实,小孙在大学期间各科成绩很优秀,同时担任学院学生干部,每天生活很忙碌。
但是毕业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经历,他却用了“随波逐流”这个词,“每天的确过得很充实、忙碌,但是到最后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对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也是一片迷茫。”直到现在,虽然拿到了毕业证,小孙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
在反思自己学业、学习的时候,小孙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够,虽然成绩优秀,但是清楚知道那只是考试前紧张复习的结果。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每节课都认真学习的话,会收获更多的知识。他觉得自己将理论转为实践的能力也比较弱,大学期间更多的只是纸上谈兵,成绩再高没有实战经验,毕业找工作也是一无是处。
案例
2
专业没学好,想考研弥补遗憾
许立国是一名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从进入大学,他就想着快点毕业去实现自己参军的梦想。专业课、选修课、跨专业选课把每天的课表填得满满的,他用三年时间修满了学分。加上各方面表现突出,许立国成功申请提前毕业。
今年9月许立国退伍了,他说大学能提前毕业,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羡慕,但是,他现在想想,留下的遗憾也很多,比如没有一张毕业照、没有和同学好好疯狂一下,最遗憾的,就是没有深入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
那个时候,许立国每天上的课很多,但大都是为了学分而去学习,有些只是写写作业敷衍过去了,最后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少。
许立国觉得,上了大学全靠自己的自觉性,很少有老师会督促你去学习。现在退伍,他在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专业知识还是很重要的,没有一技之长,全靠一腔热血是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
“体育特长生,或许在别人眼里,这个专业的学生不用学什么,能打好球、懂些比赛规则就行,其实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接下来,许立国想通过考研弥补自己的遗憾,专注于自己体育专业的学习。
案例
3
临近毕业前几天还在重修
小李在大学学的是日语。他用“颓废、浑浑噩噩”两个词概括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上了大学,到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在时间支配上,唯独给学习的时间比较少,更别提去图书馆了。”直到临近毕业的时候,听同学说图书馆有闭馆铃声。“我想这个铃声一定很好听,只是我这颓废青年没机会听到了。”
说到对大学学业是否有反思,小李笑着说:“你应该问我有多少反思?”小李所学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他没有想过用好成绩获得转专业的资格,而是用逃课的方式去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毕业后,小李才惊觉,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甚少。“我现在才明白,就算自己再不喜欢,也要掌握最基础的知识。”
网上一直流传没挂过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小李觉得这句话很好笑,其实,只有真正挂过科的人才能理解挂科的痛苦。
日语专业性很强,考试中不会就是不会,根本不可能蒙混过关。小李的“巅峰时刻”,一期挂了六科。甚至在临近毕业前几天,他还重修了一门科目。说到这,小李自己也觉得很惭愧。现在的小李正在努力学习,尝试再次考研,“欠的债总是要还的。”
案例
4
定了目标,却贪玩没考到一个证
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晓语时不时会感叹,“当我要开始努力的时候,才发现毕业了。”
刚上大一的时候,晓语制定了很多计划,考会计证和教师资格证就是其中一部分。但大学时期诱惑比较多,很快,玩的时间就超过了学习时间,久而久之,考证的事情就被她抛在脑后了。
“大学时期学习时间比较自由,都是靠自己选择、自己分配时间,我的自律性太差。”等到毕业找工作,需要各种证书的时候,才发现为时已晚。”
现在的晓语为了弥补遗憾,边工作边看书学习,可是有的时候,她刚拿起书就被领导叫去工作了。
她很想告诉现在还在校的学生,好好把握大学期间的学习时光,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完成,否则工作后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做。“现在才发现,我错过了人生中最自由的学习时间。”
案例
5
办了证,一次社团活动都没参加
一年前,小陈从国内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大学四年,一个社团都没正经参加过,是他最遗憾的一件事。
小陈的高考成绩不错,填报志愿时,考虑离家近,选了一所稍微次点的学校。大一刚进校,他就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才开学不久,学校热火朝天的社团招新,我们宿舍的同学都去了,但是走马观花,看了些介绍,最后就选了一个英语相关的社团。”
不过,拍了照片,交了会费,领了社团证件,小陈最后却一次都没有去参加过活动。“那时候心态不好,不仅社团活动没参加,考试也挂了科。”
直到大三,小陈才慢慢调整心态,学习也慢慢跟了上来,可是没参加社团却成了大学抹不去的遗憾。
“大三的时候,身边的同学一般都开始忙于学习了,没人再参加社团。即使我想去参加啥子活动,也很少有同年级的同学。”
小陈说,大学期间,除了认识同专业和同寝室的同学,再没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没有啥人际交往,“说实话,现在想来,有时候还挺孤独的。”
老师看法
合理“增负”,杜绝混文凭现象
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团总支书记陶达认为,教育部对大学生合理“增负”,这是大学生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发展而言,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需要大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需要给大学生合理“增负”,杜绝在大学混文凭的现象发生。
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而言,合理“增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学生个人成长而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紧迫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陶达说,对大学生合理“增负”,要处理两对关系:一是对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堂吸引力与实效性的关系;二是对学校,要正确处理好上级部门考核评价与学校发展实际的关系。
重庆某高校思政专业的李老师表示,大学“增负”不是孤立命题,“快乐的大学”与“玩命的中学”其实是一体两面。很多学生到了大学报复性放纵,与小学和中学时学习负担过重有密切关系。
其实,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多一些快乐,培养学习的兴趣;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则应该加大课业强度和通过难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或者进入社会打下牢固基础。给“快乐的大学”增负的同时,给“玩命的中学”和小学减负,也是极为重要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取消“清考”制度是希望大学不要给学生“放水”,以此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但只发文解决不了学校培养不严的问题,还必须改革对教师以及对大学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取消对高校的就业率统计和评价,建立新的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系。
我国大学为何有“清考”制度——“清考”是针对考试不及格、补考也不及格的学生在毕业时提供一到两次考试的机会,考过后发毕业证书,其出发点就是让大学生能拿到毕业证书。
这一制度设计,与我国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用就业率来考核、评价大学办学质量有关,为提高就业率,很多学校就围着就业率做文章,包括大四这一年,变为“就业年”,让学生去找工作、进行就业实习,这一年开设的课程,包括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都对学生开绿灯,直接导致大学教育缩水,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敷衍对待。
另外,为提高就业率,让学生找到工作,学校也不希望学生的成绩单不好看,甚至拿不到毕业证书,因此,考试要求不高,学校还想办法让通不过的学生尽量通过。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就必须扭转本科教育只看就业率的导向,应该关注给学生货真价实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水课”,才能提高考试难度,严格把好毕业关。
网友说法
@瘦个仍撑一片天:这举动很好啊,我当年就因为大学过度放松迷失方向,氛围好可以带动很大一部分像我一样按部就班的人。
@1779518616:学霸无论如何都会学,学渣无论如何都不会学。大多数人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得过且过,没有什么积极性。
@蜗壳King:不管怎样,我是支持的,国家终于意识到问题了,虽然这么做不一定能完全解决,但是至少是个进步,希望我们的大学生在学术上能有更多进步吧!
@团灭制造者:早该如此了,从我那会儿开始,大部分人就一直混大学,包括我,现在想起来就是浪费了最好的时光。
@jhla:其实有些学校,有些专业负担和挑战性真的是很够了。或者说有些学校,有些学院已经先行改革了。
(记者 林祺 实习生 王瑞)
相关链接:
海南2900名新兵将赴军营 大学生人数达7成·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